继立陶宛之后,中东欧又有2个国家宣布退出中国提出的“17+1”合作机制。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布消息,爱沙尼亚以及拉脱维亚宣布将退出“17+1”合作机制。对此,美国国务院就表示,尊重并支持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做出的有关主权的决定。
“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其实从年开始发展,起初是由中国以及中东欧16国共同搭建的合作平台,后来随着希腊的加入,便被称为“17+1”。去年,立陶宛宣布退出该合作平台,随后捷克也有类似的打算,但是并未正式宣布。如今,另外2个波罗的海国家也选择退出,“17+1”由此变成了“14+1”。
当初,苏联的解体使得中东欧地缘*治格局发生巨变,中东欧国家,尤其是前苏联加盟国,都在寻求经济发展的出路,与中国共同搭建经贸合作平台,成了他们的重要选择之一。“中国-中东欧”合作平台,也实实在在地给中东欧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在年,中国和中东欧16国的贸易额高达亿美元,同比增长32%。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都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合作成果,足以见得这一合作平台对中东欧经济发展有多么重要。
不过,中东欧国家普遍体量比较小,而且受美国影响非常大,所以很难保持真正的独立自主。此前的立陶宛,反复在涉华议题上鼓噪就是力证。这次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选择退出“中国-中东欧”合作平台,同样也是*治原因为主。
俄乌冲突的爆发,让我们意识到美国对整个欧洲板块的控制有多深。德法等欧洲大国,为了响应美国所谓的“价值观”,用近乎自残的方式制裁俄罗斯。例如,欧盟已经正式禁运俄罗斯煤炭。但另一方面,欧盟不少国家都在疯狂囤积俄罗斯煤炭,说明他们对俄罗斯煤炭有着硬需求。这种以损害自己利益的方式制裁俄罗斯,最终得利者只会是美国。整个欧盟尚且如此,何况波罗的海的三国。
此外,俄乌冲突有升级的趋势,这必然会引发波罗的海国家的安全焦虑。据环球网报道,美方公开承认不仅向乌克兰提供了“海马斯”火箭炮等清单上已有的武器,还有诸如反雷达导弹等不在清单上的武器。这说明拜登*府不仅不打算让这场冲突停下来,还有意升级局势。而一旦战事升级,或将走向失控。
对于波罗的海国家来说,此前由于极端反俄,若战局失控,他们随时也有可能遭到波及。而三个国家自身国力十分有限,所以必然会进一步倒向美国,以寻求安全庇护。立陶宛从去年开始,就一直费尽心思想让美国在本国永久驻*,恐怕波罗的海另外两国也已经有了类似的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爱沙尼亚以及拉脱维亚宣布退出“17+1”后,美国随即表示支持。因此不难看出,这两个国家退出“17+1”,背后就是美国在推动。否则在新冠疫情以及通膨危机之下,这两个国家都没有理由退出与中国的这一经济合作平台。
长期以来,美国都在竭力阻断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合作。因为一旦中国与欧洲建立成熟且牢固的贸易关系,未来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力将大大下降,美国拉拢欧洲这一传统盟友围堵中国的想法,也将彻底破产,多极化格局将稳固,美国霸权秩序也将崩溃。所以这次波罗的海国家退出“17+1”,美国会表现得如此兴奋。
对于我们来说,“17+1”机制本就是合作共赢,不是谁对谁的施舍,波罗的海三国的退出,对中欧经济合作的影响也不会产生过多影响,毕竟波罗的海国家体量比较小。不过我们也要提防在美国煽动下,波兰、捷克等国也会有类似动作,瓦解中国与东欧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