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英国著名媒体BBC,发表了一篇预测全球未来航天发展趋势的文章,里面很多内容,都很有意思,当然,在BBC的预测中,里面提到的很多可能性,也都是很让人出乎意料的,比方说,BBC直接将俄罗斯“判了出局”。
说起来,提到全球的航天大国,大家首先想到的三个国家,就是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然而,英国皇家联合*种研究所(RUSI)*事科学团队空间安全*策研究人员朱丽安娜·绥斯(JulianaSuess)却认为:
等到时间来到了本世纪30年代,也就是在年之后,俄罗斯大概率会退出太空,并且再也没有机会参与到“太空竞赛”之中。
英国皇家联合*种研究所*事科学团队空间安全*策研究人员朱丽安娜·绥斯的预测
同时,在BBC的预测中,认为未来很长时间里,美国仍然是当仁不让的头号太空强国,虽然这些年来,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势头很猛,但和美国相比,却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当然,BBC认为,别看我国和美国有差距,但我国一直都在努力追赶。
显然,在BBC的预测中,认为俄罗斯已经失去了在航天领域,甚至是其他领域,与美国、中国竞争的实力,而且BBC觉得,俄罗斯的未来前景并不明朗。
那么,为何BBC要这么说?难道俄罗斯航天真的没落了吗?
说起来,在人类航天史上,很多个“第一次”都是由俄罗斯创造出来的,当然,在那个时候,俄罗斯还叫另一个名字“苏联”。
比方说,在年的时候,俄罗斯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同时,在年的时候,俄罗斯的宇航员又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之旅”。
要知道,这些成绩的背后,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有着跨时代的意义,当俄罗斯取得这些成绩的时候,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国家美国,开始坐不住了。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
因为二战结束后,世界上能分庭抗礼的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另一个就是苏联,美国想要击败苏联,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却没想到,这场两个大国之间的竞赛才刚开始,苏联就遥遥领先。
当然,苏联的成功,也刺激了美国,想要作出更不可思议的成绩来,于是,美国暗地里启动了“阿波罗计划”,并且在年之后,送人去了月球。
有一句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美国与苏联的这场竞争中,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没有赢家,毕竟苏联的实力,毫不逊色于美国。
美国阿波罗计划-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但有的时候,“国运”这个东西,你不相信,它却还是会让人在某个时候,不得不感叹,这东西真的是很玄妙,因为在美国登月之后,“好运气”就站到了美国这一边,苏联开始走上了一条无法挽回的下坡路。
苏联也想要追赶上美国,于是,美国有什么,苏联也想要拥有什么。只是,苏联的运气,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苏联想要载人登月,结果愿望落了空,后来苏联又想要效仿美国,也研发出来可重复利用的航天飞机。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SpaceShuttleColumbia)
然而,年11月,当苏联航天史上的“巅峰之作”,一架被取名为“暴风雪”的航天飞机首飞成功后,不到3年的时间里,就随着苏联解体,让这架航天飞机轰然报废,而另一架后来研制的“暴风雪”航天飞机,则成为了博物馆里积灰的展览品。
苏联解体,虽然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的遗产,但俄罗斯的实力,可是根本比不上苏联,和美国相比,俄罗斯唯一拿得出手的,或许就是他地方很大,但两个国家之间的竞争,看的是实力,而不是地盘大小。
苏联解体成15个国家
“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立陶宛、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爱沙尼亚、塔吉克斯坦、拉脱维亚、亚美尼亚、乌克兰、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
当然,俄罗斯也一直想要重新恢复苏联时期的辉煌,而且也想要继续发展航天事业,然而,从苏联解体后,过去的30年时间里,俄罗斯航天一直都在“吃老本”,而且很多项目因为经济、*治等诸多原因,导致立项多年,却还是停滞不前。
当然,俄罗斯航天也想要再创辉煌,他们也一直都在努力。比方说,在年的时候,在俄罗斯的努力下,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12日,确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而这一天,正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飞去太空的英雄“加加林”。
所以,在当时,俄罗斯也很受鼓舞,想要重新书写自己的航天光辉史,但如今10余年的时间又过去了,在这些年里,俄罗斯也提出了不少的项目,但实绩却并不多。
尤其是近年来,俄罗斯的情况,也变得一天不如一天,尤其是俄罗斯的经济衰退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要知道,想要大力发展航天,想要立项去一一实现,这些目标的背后,都与一个词有关,那就是“烧钱”。
俄罗斯没有钱,也就相当于从一开始,就被全盘否定了。当然,俄罗斯没钱,却有技术,比方说,若是俄罗斯愿意展开合作,倒是可以“技术入股”,毕竟俄罗斯航天即使“吃老本”,在某些方面的技术也是国际领先的。
但这里却又有一个问题,俄罗斯真的愿意屈于人下,所有的航天项目,都要与他国联手才能开展吗?
或许有朋友会说,这是有可能的,毕竟俄罗斯与我国已经在很多航天项目上展开了合作,但大家别忘了,俄罗斯在很多项目上,也仍然希望自己可以独立完成。
这里就很矛盾了,俄罗斯并不愿意彻底随波逐流,但他们现在的实力又很难顺利完成一个又一个项目,比方说,俄罗斯想要独立发射空间站,又比如说,俄罗斯想要独立完成载人登月,目前来看,这些项目对于俄罗斯来说,如果只靠他们自己,的确很难实现。
因此,BBC认为:随着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方面,受到*局、经济等诸多影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所以,若是俄罗斯继续一蹶不振,那么,这个曾经的航天大国,的确有可能会逐步被赶超,逐步失去自己在太空的优势。
当然,至于是否真的如英国皇家联合*种研究所(RUSI)*事科学团队空间安全*策研究人员朱丽安娜·绥斯预测的那样,等到年之后,俄罗斯会彻底退出太空,这就不一定了,毕竟还有一句话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人家俄罗斯没钱,但现在俄罗斯与我国的很多项目,也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即使不是独自闯太空,俄罗斯与我国联手,仍然可以在太空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那么,未来在人类太空探索领域,是要以“全球协作”为主,还是各自争地盘呢?
在BBC的这篇报道中,BBC还提到了另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未来随着人类航天的不断发展,若人类想要实现更远大的目标,究竟是各自为营,还是要全球协作?
或许很多朋友都知道,这个来自英国的媒体BBC,他在涉及我国的报道上,向来喜欢“阴阳怪气”,当然,这一次也不例外。
BBC在这篇报道中,取了一个例子,以美国本世纪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来举例,BBC认为,美国这次21世纪的重返月球计划,和年的美国登月完全不同,因为在当时,尽管美国数次登月,但却都是“单独行动”。
而在半个多世纪后,美国人却向全世界发出了邀请,想要带着全人类一起重返月球。同时,BBC提到,这次全球共有20多个国家参与了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但遗憾的是,中国和俄罗斯却并不在其中。
所以,BBC认为,美国是很“无私”地想要带着全人类一起,书写新的航天成就,但中国和俄罗斯,却想要“单干”,当然,BBC这么说,其实潜台词还是想要继续宣扬所谓的“中国太空威胁论”。
不过,其实明白人都知道,之所以我国与俄罗斯,没有参与到这项计划之中,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合作,而是因为一些原因,导致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合作。
比方说,因为在意识形态上,中俄与美国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所以,美国很早之前,就将中国与俄罗斯,当作了自己的“假想敌”,不仅不愿意合作,而且还拉着西方国家一起打压,试图让中国与俄罗斯,对他再也构不成威胁。
所以,本身我们就不在美国的“朋友圈”范围内,又哪来合作一说呢?
更别提俄罗斯现在与美国的关系,也是很明显的“剑拔弩张”,我国也因为美国的“沃尔夫条约”,导致中美航天之间,不可以开展任何形式的合作。所以,这不叫我们“搞小团体”,而是美国压根就不愿意和我们合作。
而且在这里,还需要提及一点是,中国航天发展至今,也是欢迎世界各国展开合作,包括美国,我们也是欢迎的,比方说中国空间站,首批合作国家就有17个,还有我国与俄罗斯联合的“月球科研站”,也是面向全球诚邀合作国家,显然,我们也是讲究“全球协作”的,甚至和美国的“一言堂”相比,我们才是真正的合作、开放、共赢。
中国空间站布局清晰
此外,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实在未来,人类越是进行高难度的太空项目,其实越要讲究“全球协作”,这就好像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因为只有全人类团结起来,才可以让人类文明发展得更好,若是都像美国那般,抱着争夺太空资源的目的,人类的航天事业发展,或许很难走得太远。
中国空间站“天宫”简介
那么,未来将会是美国与中国之间展开“太空竞赛”吗?
在BBC的这篇报道中,另一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