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标题大概就能知道,这是一本温情小说,出自日本作家小川糸,记录的是一些生活小事。
有人问作者问什么起这个书名?
她说:希望自己文字如针与线一般,能够温暖每一个读者。
这是一本适合在寒冷的冬天,喝着咖啡,躺在火炉里看的书,简单,亲切,随意。
开篇作者就介绍了她在的德国的生活,对德国的一些现象感到好奇。
比如,德国有星期日关店的传统,甚至德国法律还有规定,禁止工作日六点以后和周末的邮件。
还有,在德国,不要的东西放在家门口,自由需要的人会拿去使用,甚至还会赋予它们新的价值。
作者随后介绍了自己的母亲,她说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并不好,但是当母亲患癌去世之后,她偶然间发现十年前与母亲来往的邮件,原来她们曾经有过这样亲密的时光。
在这一刻,她明白了,困在这段感情里的不止自己一个,母亲亦然。
于是作者下定决心心怀感激地活下去。不会哀叹已经失去的东西,而是珍惜尚未失去的东西。
著名作家麦家讲述过自己与父亲的关系,自己从十四岁八个月的那天起,十几年没再喊过父亲,但是在年时,麦家得知父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后,匆匆赶回家,可惜父亲已不认识他了。紧接着,三年的长久陪伴,没等来父亲认出他,反而等来了父亲与世长辞。
麦家的情绪很复杂,懊恼、悔恨、愧疚。但是麦家的父亲是不是也一样了,在痴呆之前,每天思念着儿子,后悔,难过呢?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也许就像小川糸说的,困在亲子感情里的,不止子女,父母也是。
所以彼此学会原谅,学会理解,学会珍惜吧。
人生就像一盘双六游戏,棋子不走到那一个格,就看不到哪里的风景。
最后送上拉脱维亚人的“十得”:
“时刻采取正当的行动。与邻人为善。为社会无私奉献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认真而快乐地工作。完成各自的使命。时刻向上、磨练自己。对家人、邻人、故乡、自然等衣食住的一切心怀感激。无论境遇如何,都要积极开朗。不吝啬、要大方。凡事将心比心。”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