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忆就像收藏在我们大脑中的一颗颗珠子,每颗珠子就是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瞬间。这些珠子,有的能连接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一串珠子;有的则孑然独立,兀自躲藏在记忆深处的角落,如若没有一个触发机关,轻易不会在脑海浮现。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说的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这样一个触发机关,弹出了我记忆深海中的一颗小珠子。
那是小时候的一个夏日午后,犹记得闷热潮湿,路两边的树也熬不住,显得无精打采。我来到路边的一个小卖部买东西,日常站在柜台后面笑脸相迎的老板娘却没有看到,于是只得站在店里面等候。
里屋传来了老板娘教训女儿的声音,听起来是小姑娘贪玩不学习,这位妈妈生气了。其中的一句话印象格外深刻,“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以后能出国吗,不出国以后能有希望吗。你有没有听新闻说,下世纪中叶我们国家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阶段,这是什么概念,全国上下奋斗五十多年,最乐观也就达到阿根廷的水平,你到底知不知道”。
小女孩哭了,妈妈也哭了,妈妈的哭声格外刺耳,仿佛倾诉着对小女孩的失望,以及对这个国家的绝望。
是啊,五十多年后,这位妈妈要么不在人间,要么也已白发苍苍;五十多年后,她若有幸,能看到的也仅是这个国家成为阿根廷,一个被没落的大英帝国按在地上摩擦的国家。
中等发达国家,训斥,哭声,破败的小卖部和路边垂头丧气的大树,构成了我对那个夏日午后的记忆。
2
现在想来,那位妈妈不必如此绝望。首先,人均GDP不同于总量GDP。当时新闻里说的应该是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咱们国家人口这么多,加总之后的总量相当可观,综合国力岂是阿根廷这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可以比较;其次,看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公报,我们不必等到年,年就可以实现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时间不近,但确实也不远。
咱们国家之前提的目标一直是小康,但小康究竟是什么水平,相信很多老百姓心里也不太清楚。不过一说中等发达国家,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类似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通过横向比较,顿然对国家目标清晰了许多。
不过,到底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是怎样一个水平呢?
“中等发达国家”并非国际通用概念。中科院曾在《中国现代化报告》中表示,“国家发达是基于国家水平的分类。目前世界上大约有多个国家,其中人口超过万的国家也有多个。我们对统计数据比较全的个国家进行了50年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类。例如,年的分类是:排名前20位的国家为发达国家,排名21位到位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可以分为三类:排名21到45位的国家是中等发达国家,排名46到80位的国家是初等发达国家,排名81位到位的国家为欠发达国家”。
我们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扣除人口低于万的国家,得到下图。
由上图可知,目前在人口大于万的国家中,中国人均GDP刚好超过阿根廷,位居世界第51位。如果按照中科院的标准,排名21-45是中等发达国家,那么中等发达国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均GDP大于3万美元的,代表国家是意大利和韩国;第二层次是人均GDP在2-3万美元区间的,代表国家是西班牙、葡萄牙、沙特和捷克;第三层次是人均GDP在1.5-2万美元区间的(可称为中等发达门槛国家),代表国家是希腊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立陶宛、斯洛伐克及拉脱维亚等,可见中等发达门槛国家以东欧国家为主。
如果年我国要步入中等发达国家序列,从发展的渐进性而言,那么人均GDP就要从目前1万美元达到1.5万-2万美元的中等发达门槛国家,即人均GDP从横向比较达到希腊、波兰和匈牙利水平。
那么这一目标背后隐藏的含义又有哪些?
第一、经济总量达到或超过美国
中国经济总量会在什么时候超过美国,一直是经济学家们极为感兴趣的问题。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关于人均GDP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实就隐含着我们的目标是年经济总量要达到或超过美国。
中等发达国家是一个相对位置的概念,各国的人均GDP都会发展变化,假设年美国GDP相对于那个时候的中等发达国家最低门槛和现在比不变,那么就可以套用现在的数据类比年的数据。
年中等发达国家最低门槛是人均GDP1.5万美元,我们国家的人口是万人,如果我们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最低门槛,那么GDP总量就必须达到21万亿美元,正好和美国年21.4万亿美元的GDP相当!如果我们稍微多越过点最低门槛,那么经济总量就肯定超过了美国!
第二、未来15年的经济增速
年中国人均GDP为美元,中等发达门槛国家的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和乌拉圭(基于保守估计,不考虑希腊这样经济倒退国家)过去15年的平均GDP增速为3.5%,假设未来15年其名义GDP增速维持3.5%,那么如果不考虑人口和汇率等因素,对应未来15年中国名义GDP增速要达到6.15%。对处于三期叠加的中国而言,要保持这个目标看起来非常不容易。
从相对角度看,我国未来15年名义GDP增速要比波兰和匈牙利等国家高2.65%。由于中等发达国家是一个相对位置目标,全球经济周期会变化,各国经济增速会波动,因此这个相对增速就显得更有意义。例如,受疫情影响,波兰国家银行预测今年波兰GDP将下降5.4%,斯洛伐克财*部更是预测今年斯洛伐克GDP下降9.8%。那么我们国家今年的GDP增速就不用达到6.15%,只要能保持正增长就已经是巨大的胜利,也是迈向中等发达国家坚实的一步。
3
在美国的时候,我们发现学校里有很多东亚留学生,韩国的,台湾的,大陆的,香港的,唯独很少看到日本人。大家讨论后认为,日本自己本国就有很好的学校、很好的生活条件和很多好公司,所以他们年轻人自己和父母,自然没有很强的出国动机。
回想起文章开头说的那位小女孩,她现在应该也已成为一位妈妈了吧。对于很多老百姓而言,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最大意义,或许不是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不是每年宏观GDP能够增长多少,而是不用绝望地吼着,赶自己的孩子去异国他乡吧。
林上金提高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