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别让生命之花过早凋零
TUhjnbcbe - 2021/7/18 16:46:00
初期白癜风怎么用药 http://m.39.net/pf/a_5427197.html

“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我希望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都不要有比这一次更接近死亡的经历。在经历了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验之后,死亡对我来说只是一项有效的判断工具,并且只是一个纯粹的理性概念,我能够更肯定地告诉你们以下事实:没人想死,即使想去天堂的人,也是希望能活着进去。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终点站,没人能够成为例外。生命就是如此,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造物,它是生命更迭的媒介,送走耄耋老者,给新生代让路。现在你们还是新生代,但不久的将来你们也将逐渐老去,被送出人生的舞台。很抱歉说得这么富有戏剧性,但生命就是如此。”

——史蒂芬·乔布斯

上述文字是苹果创始人史蒂芬·乔布斯在年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与台下各位毕业生分享的三个人生故事中一个对生命与死亡的感悟的故事,寥寥数语彰显了生命与死亡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也表达他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生命诚可贵”,简单一句话,饱含了对生命的珍视与敬畏。然而,近些年来,时常见诸网络媒体的青少年自杀事件一次又一次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

前两天,成都49中高二学生坠楼事件,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生命教育的反思。花一般的年龄,正是人生充满无限可能的时候,却选择匆匆结束自己的生命。

年9月10日是第18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宣传的主题是“共同努力,预防自杀”。牛津大学自杀研究中心的霍顿教授医院自杀研究组的黑林根博士联合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估计有万人自杀,万名自杀死者占全球死亡事件的1.5%。其中,在中国、日本、哈萨克斯坦、芬兰、拉脱维亚和匈牙利,每10万人中的自杀人数就达到20人或更高,自杀已经位居中国死亡原因第5位。在15~34岁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尤其令人焦虑的是,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并且有低龄化的趋势,各地时常有中小学生自杀死亡的报道,有些年龄甚至不满10岁(刘辉,)。

这些严峻的数据使得我们不由反思:为何生命有时如此脆弱?

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曾写道,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受到自然的厚赐”,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然而,在那些选择自伤或自杀的人眼里,生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存在。

看见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除了悲叹、惋惜,我们必须认识到,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让生命之花过早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