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WTO宣布新总干事人选,美国为何不支持
TUhjnbcbe - 2025/6/30 18:07: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zdxbdf/

美国究竟为什么反对奥孔乔-伊韦阿拉担任世贸组织总干事?奥孔乔-伊韦阿拉出任新的总干事,会带来哪些影响?

全文字,阅读约需9分钟

新京报记者钱雅卓

目前,世界贸易组织(WTO)新任总干事的遴选进入最后阶段。据BBC报道,当地时间10月28日,世贸组织发言人基思·罗克韦尔宣布,尼日利亚候选人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成为总干事遴选“三人小组”拟向总理事会提交的新任总干事最终推荐人选。如果奥孔乔-伊韦阿拉成功获得任命,她就将成为世贸组织第一位女性总干事、第一位非洲裔总干事。

然而,在10月28日召开的世贸组织成员代表团非正式会议上,仍然出现了一个分歧——美国单方面表示不支持这一推荐人选。在此前已完成的两轮磋商中,奥孔乔-伊韦阿拉和韩国候选人俞明希两名女性进入终选阶段,美国选择支持后者。

罗克韦尔表示,世贸组织成员将在11月9日就总干事遴选事宜举行总理事会会议,希望届时能够就总干事最终人选做出决定。

美国究竟为什么反对奥孔乔-伊韦阿拉担任世贸组织总干事?奥孔乔-伊韦阿拉出任新的总干事,会带来哪些影响?

00:53

━━━━━

一问:遴选过程如何?

据《南华早报》报道,由于世贸组织第六任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5月意外宣布将于8月31日正式离任,提前一年结束任期,世贸组织不得不在6月8日提前启动继任者的遴选工作。

经过层层筛选,世贸组织于10月8日公布了第二轮遴选结果,8名候选人中的两人进入最终阶段,分别是尼日利亚候选人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和韩国候选人俞明希。世贸组织与各成员国随后在当地时间10月19日至10月27日期间,展开了最后一轮磋商。

当地时间10月28日,在世贸组织成员代表团非正式会议上,总干事遴选“三人小组”表示,经过调查,奥孔乔-伊韦阿拉获得的支持率高于俞明希。因此,确定奥孔乔-伊韦阿拉成为新任总干事的推荐人选。

▲世贸组织成员代表团团长非正式会议。世贸组织推特截图

这一决定遭到了美国的反对。在非正式会议上,美国代表团表示“不会支持推荐奥孔乔-伊韦阿拉获得就任资格”。

会议结束后,世贸组织发言人基思·罗克韦尔表示,“只有一个代表团不支持奥孔乔-伊韦阿拉的候选资格,还称他们将继续支持韩国候选人,这个代表团就是美国”。

据《南华早报》报道,在当天的非正式会议上,共有28个代表团先后进行发言,除美国之外的27个代表团均支持奥孔乔-伊韦阿拉的候选资格。预计世贸组织成员将在11月9日就总干事遴选事宜举行总理事会会议,罗克韦尔表示,为确保最终任命能够达成共识,可能会有一些“疯狂的活动”。

━━━━━

二问:两名候选人分别得到了谁的支持?

根据世贸组织现行规则,新总干事任命通常应采取成员协商一致的方式,即个成员全部同意的情况下,新任总干事才能产生。

由于美国单方面表示不支持奥孔乔-伊韦阿拉的候选资格,导致她的任命尚未在各成员国之间达成共识。不过根据BBC消息,美国的反对并不代表奥孔乔-伊韦阿拉不能被任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将总干事人选任命的决定诉诸成员投票表决,或成为备选方案。

那两名候选人分别得到了哪些国家的支持呢?

根据《金融时报》消息,目前,非盟和欧盟国家倾向于选择尼日利亚候选人奥孔乔-伊韦阿拉。非盟国家表示,将坚定地站在奥孔乔-伊韦阿拉身后,还称她打破了“玻璃天花板”,或将成为首位非洲籍女性总干事。

▲欧盟支持尼日利亚的奥孔乔-伊韦阿拉担任世贸组织总干事。《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欧盟国家态度也十分明确。在第二轮磋商的初期阶段,奥孔乔-伊韦阿拉便获得了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荷兰等国的支持。一名欧盟官员甚至公开表示,“支持奥孔乔-伊韦阿拉的决定,是加强多边秩序的有力信号,也是向非洲发出的一个互信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候选人俞明希曾得到了中欧和东欧国家的支持,但在10月26日的讨论会议上,最后支持俞明希的两个欧盟国家——拉脱维亚及匈牙利转变了立场。

与此同时,据日本政府多名消息人士透露,日本决定不支持俞明希。消息人士指出,若俞明希当选,或将影响贸易争端解决程序的公平性。

目前,美国选择支持俞明希。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副国务卿斯蒂芬·比根与韩国外交部副部长崔钟建通电话,旨在讨论世贸组织总干事遴选一事,这也被看作是美国发出的支持俞明希担任总干事“最明确的信号”。

▲韩国与美国的官员就世贸组织总干事遴选事宜进行通话。韩联社报道截图

━━━━━

三问:美国为什么支持韩国候选人?

据《南华早报》报道,相比较而言,特朗普政府更青睐韩国候选人俞明希。年,俞明希曾主导韩国与美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因此受到特朗普政府和华盛顿特区高层人士的喜爱。

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一份官方声明中表示,美国选择支持韩国候选人俞明希担任世贸组织新任总干事。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声明。官方网站截图

这份声明写道,世贸组织必须由在该领域拥有实际经验的人领导,而俞明希作为一名贸易专家,在所有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俞明希还拥有成为本组织总干事所需的所有技能。

声明还强调,对于世贸组织和国际贸易来说,现在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25年来没有进行多边关税谈判,争端解决机制已经失控,履行基本透明义务的成员国太少。因此,世贸组织需要非常重大的改革。

据尼日利亚媒体“Nairametrics”报道,根据熟悉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的知情人士透露,在世界银行长期任职的奥孔乔-伊韦阿拉与支持自由贸易的国际主义者关系过于密切,这与美国政府的态度相悖。

▲美国和欧盟在世贸组织总干事候选人的选择问题上存在分歧。尼日利亚媒体报道截图

与此同时,莱特希泽还是世贸组织的长期“怀疑论者”,他希望看到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官僚担任新总干事。

代表全美家企业的美国对外贸易理事会主席鲁弗斯·耶克萨表示,“我们不排除世贸组织总干事任命过程陷入僵局的可能性,或将等到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由下一届政府来缓解这种局面”。

━━━━━

四问:若尼日利亚候选人就任,将带来哪些影响?

据CNN报道,现年66岁的尼日利亚候选人奥孔乔-伊韦阿拉曾两度担任尼日利亚财政部长和外交部长,还曾为世界银行工作了25年,在国际社会上拥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奥孔乔-伊韦阿拉还是一位经济学家和发展学家,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世贸组织来说十分重要。

作为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GAVI)的负责人,奥孔乔-伊韦阿拉强调了自己应对新冠病毒的经验,并声称她了解开放贸易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新冠疫苗才能供应到需要的地方。

《经济学人》杂志指出,如果奥孔乔-伊韦阿拉成功当选新任总干事,或将有助于世贸组织的谈判,并推动非洲国家进行谈判的意向。奥孔乔-伊韦阿拉在世界银行工作的经验,也能为世贸组织的发展指明新方向。

━━━━━

观点

WTO宣布新总干事人选,美国为何不支持?

文/关不羽(专栏作家)编辑陈静校对卢茜

世界贸易组织发言人28日宣布,尼日利亚候选人经济学家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为新任总干事推荐人选。美方表示不支持这一结果,继续支持现任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俞明希。

英国广播公司分析说,美国不支持奥孔乔-伊韦阿拉,并不意味着她不能当选,但是美国此举可能会对各成员的最后决策产生较大影响。世贸组织成员计划在11月9日举行总理事会会议,以确定总干事人选。

美欧对WTO总干事人选的分歧公开化

此次风波的起因是世界贸易组织第六任总干事、来自巴西的阿泽维多8月31日离任,提前一年结束任期。新任总干事的遴选程序于6月8日启动,经过多轮遴选,最终的角逐在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和俞明希之间展开。而在竞争的早期,俞明希似乎略占上风。她获得了阿泽维多的推荐,还有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支持,获胜的几率看上去更大。

关键的转折出现在欧盟的态度变化。欧盟领导人在上月中旬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进行讨论后,形成了一致意见,批准了支持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出任新一任WTO总干事。

一位欧盟官员表示,支持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的决定,是“一个加强多边秩序的强烈信号”,同时也是“向非洲发出的明确和相互信任的信号”。也就是说,欧盟的选择是更多地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

另一个对俞明希不利的重要消息来自日本,日本政府近日也决定,不支持韩俞明希参选WTO总干事,理由很直白,日方认为作为韩国人的她一旦出任,可能在日韩贸易争端中对日方不利。

从专业角度讲,熟悉国际贸易体系的俞明希似乎更胜任这一岗位。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虽历任要职,尤其是担任过世行副行长,但是没有处理国际贸易事务的直接经验。而且,尼日利亚乃至非盟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比重较低,话语权有限。

而俞明希自年就在韩国政府的贸易部门任职,几乎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处理国际贸易事务,而韩国在全球贸易中令人瞩目的地位,对俞明希出任WTO总干事也有加分。

美国对俞明希的支持,除了有专业资格的考虑,还有自身利益的考虑。尽管两位候选人都有美国留学的经历,和美国有深厚的渊源,但是美韩之间的特殊关系让俞明希更受美方的欢迎,她任职的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和美国政府的往来更为频繁。

当然,这并不意味美韩特殊关系可以让俞明希就任总干事后会偏袒美国。实际上美韩之间在贸易领域、驻军经费分担上的分歧也可以看出,韩国政府在对美外交方面自有底线。对美方而言,即便是作为对手,也倾向于更为熟悉的韩国人,这也是很正常的思维。

分歧背后是美欧双方陷入WTO主导权之争

除了对候选人的选择标准不同外,美欧双方在总干事人选问题上“硬刚”,更深层次原因是WTO主导权之争。

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美国的国际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独行”的态势非常明显,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特朗普不仅公开支持英国脱欧,而且在欧洲防务问题上和欧洲的北约盟友“斤斤计较”。

美欧的盟友关系出现严重裂痕,也反映在国际事务之中。对欧盟重视的以国际组织为核心的多边合作关系,美国已经失去了耐心,频频“退圈”或以退圈威胁,让多个国际组织处境尴尬。

在此背景下,欧盟对美展现独立和强硬的姿态,也是势所必然。围绕着贸易纠纷、北溪2号、伊朗核协议问题,欧盟和欧洲大国都表现出对抗美国的姿态。由此发生WTO的总干事人选之争,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实际上,美国对WTO的不满由来已久。去年年底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终审法庭”——上诉机构“停摆”,就是美国长期运作的结果,而不是特朗普政府的一时兴起。这可以视为这次总干事人选争端的预演。

美国的意图是,要么在其主导下WTO展开根本性的改革,要么让这一束缚其行动的重要国际组织失去行动力。这对欧盟国家而言,都是不愿接受的结果。彼此在WTO的抗争还会继续下去。

但是,欧盟国家抗衡美国的意志力也存在不确定性。中东欧国家本来就倾向美国,能否配合到底是值得怀疑的。欧盟两大台柱中,对抗美国不是马克龙政府的重点,真正对美强硬的是德国而已。在美国发出对WTO的威胁后,WTO很快对久拖不决的美欧焦点争议“波音-空客”的补贴之争,做出了有利于美方的裁决。

因此,无论WTO总干事的任命最终归谁,在美欧“掰腕子”、单边主义抬头、贸易争端加剧的情况下,世贸组织未来的改革之路也面临重重困难。

值班编辑康嘻嘻花木南

1
查看完整版本: WTO宣布新总干事人选,美国为何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