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181006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TUhjnbcbe - 2025/6/29 18:09:00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是10月6号,星期六,农历八月二十七。北京多云,19度到14度,以下是内容提要: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中方参与俄罗斯远东合作成果显著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的政治优势和战略价值正在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

“一带一路五周年”系列报道《精雕细琢正当时》播出:在拉脱维亚感受“汉语热”中国情;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共享发展机遇;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督查烟花爆竹和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下月起施行;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因贪腐一审被判15年;

以下是详细内容:

中方参与俄罗斯远东合作成果显著

央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最重要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赴俄罗斯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期间,同普京总统规划了下阶段中俄两国务实合作方向,商定继续深入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重点加强能源、农业、科技创新、金融等领域合作,稳步推进战略性大项目,积极打造合作新增长点。近年来,中方参与俄罗斯远东合作成果显著,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的政治优势和战略价值正在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

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俄双边贸易额亿美元,同比增长25.8%,中国继续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两国积极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能源、航空航天、互联互通等领域战略性大项目以及金融、农业、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合作齐头并进,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飞跃,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习近平主席指出,今明两年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为双方远东合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习近平: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努力,拓展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农业、旅游等重点领域合作,广泛调动中小企业积极性,努力提高双方合作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中俄远东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俄罗斯能源资源丰富,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中俄能源电力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和提升空间。国家电网董事长舒印彪表示,双方已经签约的电力合作项目进程还需进一步加快。

舒印彪:一是要大力推进电网互联互通,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第二要推进数字电网建设,就是智能电网,我们已经和俄罗斯联邦电网公司进行了大量的交流和合作。第三,要共同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第四,我们要开展技术标准装备之间的合作,还要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已在俄罗斯市场深耕近20年的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是在俄罗斯扎根最深,影响最大的中国企业之一。诚通集团总裁朱碧新表示,将继续通过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手段,与俄罗斯企业实现融合发展、共赢发展。

朱碧新:发挥中央企业对俄投资的资本引领作用和莫斯科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中俄企业间和地方区域间的合作牵线搭桥,提升对俄经贸合作的规模和质量。

地方合作在中俄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切实优化政策环境,鼓励更多地方结好,为两国企业相互投资营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更便利的合作条件。

黑龙江是中国对俄贸易的大省,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说:“一是要用好商务合作机制平台,完善双方经贸合作的制度体系;第二方面关于提升商务合作质量层次的问题,我们也要求要深化投资合作,要巩固传统的领域,同时不断扩大新领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第三是优化商务合作投资环境,四是夯实商务合作的人文基础。”

国务院国资委所监管的企业,行业分布面广,产业优势明显,技术突出,既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骨干中坚,也将是远东开发合作的重要力量。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将积极推动中央企业贯彻落实两国元首关于加强在远东地区开发合作的重要共识,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商业惯例,进一步加强合作,在远东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

肖亚庆:“一方面我们支持鼓励中央企业在能源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领域深化与俄方合作,努力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项目。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双方企业能够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在战略性前瞻性产业和高科技领域加强务实合作,共同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远东地区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在拉脱维亚感受“汉语热”中国情

央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记者刘志军刘倩茹)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不久前结束的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拉脱维亚总统莱蒙德斯·韦约尼斯说:中国和拉脱维亚间的文化相通能够为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石,能够达到更加均衡包容的新的“一带一路”发展。“一带一路”建设5年来,中国与拉脱维亚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展开合作,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提速,中国博大的文化、开放的格局让拉脱维亚人心生向往。请听报道《在拉脱维亚感受“汉语热”中国情》。

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年。几年间,这里吸引了众多喜欢中国文化的拉脱维亚年轻人。而引领他们入门的老师,便是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贝德高教授。

贝德高:年,我当时12岁,我父亲拿着一份报纸给我看,他说:世界上诞生了一个新的国家。

贝教授早先因为一份报纸,与中国有了不解之缘。今天,拉脱维亚依托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拉近了距离。拉脱维亚是第一个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的波罗的海国家。中国文化走进了拉脱维亚,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尚劝余介绍说,目前,孔子学院的在读学生已经达到多人,孔子学院在当地的影响力也在几年间悄然发生了变化。

尚劝余:刚来的时候,我们需要自己开拓市场。现在不一样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中文的重要性,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扩大拉脱维亚与中国的学习交流,从年开始,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夏令营活动。学生们前往北京、广州多地,体验中国文化。拉脱维亚大学教授ZanetaOzolina(扎涅特·奥佐林娜)告诉我们,许多爱好中国文化的拉脱维亚年轻人正在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实现梦想。

扎涅特·奥佐林娜:未来,我们将在科学、经济等方面多多交流,邀请更多的中国大学参与到其中来。这些合作未来将会像花朵一样绽放,数量越来越多。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共享发展机遇

央广网上海10月6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进入倒计时一个月。届时,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多家企业、国内外超过15万采购商将齐聚上海,共赴这场史无前例的贸易盛宴。进口博览会将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共享发展机遇。

近年来,进口增速显著快于出口,贸易顺差持续收窄,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特征。举办一场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是我国主动扩大开放尤其是扩大进口一系列政策的集中体现。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副总裁罗开全将其视为企业“国际化转型升级的契机”。

罗开全:通过进口博览会,把我们合作伙伴更好地引到中国来,实现进出口协同、两个市场综合运作,这对中国特别是以国际化经营为主的企业,以及中央企业走出去,是难得的一次机遇,也是我们国际化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吧。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则进一步认为,从操作层面,促进进口交易,面对面、直接对话效果最佳。

白明:我们的进口贸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进口贸易,成交的撮合很重要。举办进口博览会,实际上是提供一个平台,让买方与卖方有更多的接触,减少搜寻成本,提高成交几率。这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更加实惠。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督查烟花爆竹和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央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记者李思默)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应急管理部国庆节期间派出多个工作组,深入重点地区开展督导检查,推动各项安全防范责任措施落实。

应急管理部组织工作组在国庆节前和节日期间分别赴江西、湖南、陕西,对烟花爆竹复产安全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检查,随机抽查了三个省12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急管理部监管三司副司长张兴林表示,被抽查的企业均已制定复产方案,明确安全措施,落实人员责任,公示安全承诺。不过,一些企业仍存在部分隐患问题。

张兴林:特别是一些企业基础设施仍存在缺陷,另外企业复产以后,有一些企业工库房里面产品超量存放,没有及时转运,工库房改变用途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也有一些企业产品随意堆放,阻挡逃生通道。

此外,国庆节期间应急管理部还派出工作组督导检查湖南钢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应急管理部监管四司一处处长吴昊:一定要杜绝假期出现安全意识松懈的情况,要求企业严格遵守作业安全规程,严格危险作业的审批,要强化检维修和外包工程的安全管控,杜绝违章,做到切实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下月起施行

央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公安部日前发布《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规定自11月1号起施行。

根据规定,公安机关开展监督检查,可以采取进入营业场所、机房、工作场所;要求监督检查对象的负责人或者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对监督检查事项作出说明;查阅、复制与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事项相关的信息;查看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运行情况等措施。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联网使用单位有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从无到有”跃居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五城

央广网长沙10月6日消息(记者傅蕾)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自年出台移动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以来,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从无到有”,目前企业数量突破两万家,营业收入达亿元,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之后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五城。未来,随着产业规模的进一步壮大,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将向特色化、集群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走进位于长沙市中电软件园的全球首家无人值守智慧店“孚利购”,进店选购、扫码支付、验证出门,购物全程无需售货员。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1006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