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全球抗疫重大改变,这一步走不好,中国抗疫
TUhjnbcbe - 2025/6/12 23:56: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http://www.znlvye.com/

抗疫正从中国的“人民战争”变成一场“世界大战”,很多事情都在微妙而急速地变化。在过去几周时间里,人们每一周的感受都不一样,未来几周很可能还会如此。新冠病毒是年甚至更久时间里凶恶而独断专行的导演,对新冠肺炎以及围绕它的延伸效应做一个梳理会有助于新的发现。

胡锡进微博截图

疫情于1月中下旬在武汉大规模暴发后,中国被迫用一场损失巨大的全国动员奋起反击。我们的农历新年被毁掉了,全国无数家庭老实巴交地躲在房子里“避乱”,度过了一段艰难时光。然而不知不觉之间,疫情在中国湖北以外的地区稳定了下来,而中国以外刚开始的几个火星子却窜出了火苗,燃成了大火,全球抗疫的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病毒是不分国界的,今天的全球抗疫战争也不能看成以武汉为中心,中国是第一圈,外部世界是第二圈的同心圆战争。实际上病毒主要攻击的是人口稠密的薄弱处。武汉率先中招,按理说中国应该是接着倒下的完整国家。但是中国没有倒下,非典的经验在没能帮着武汉及早行动起来之后,却帮着中国整个国家断然发起了全民战争。

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发动攻击,它实际上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也都采取了防范措施,韩日限制中国人入境,伊朗和意大利则完全与中国断航。在中国1月底2月初抗疫打的最艰苦的时候,那些国家很难想象灾难正朝着他们一步步逼近,他们将成为接下来的中招者。然后是法国、德国,他们眼看着意大利陷落,也在提醒自己要加强防范,但是不知不觉之间他们脚底下也出现了洪水。

当前最显著的“最后堡垒”当属美国了,它的病例还没有过百,只有2例死亡。但是美国也已经风声鹤唳,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怀疑新冠病毒实际已在美国传开了,混在了比往年严重得多的流感疫情里,一旦严格检测,病例可能惊人增长。

中国是怎么取得显著阶段性胜利的,大家都很清楚,老胡不再赘述。然而中国的做法不可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复制。就拿最典型的韩国、意大利来说,社会的利益格局非常复杂,即使在疫情之下,国家和社会也无法让某一项公共利益处于压倒性的主导地位。让一切为防控开路,他们做不到。所以那些国家只能且战且退,且退且守,最后实际形成的抗疫哲学就是“能防守成什么样就什么样”。

于是今天形成了两个局面,一是中国,我们在湖北以外处在对旧病例打扫战场,对新的输入性病例严加防范的阶段,这是一个有一定主动性、可进可退的位置。二是韩日和欧洲,它们那里的疫情仍在扩散,防控也在以那些社会的最大力度进行,而仍然欠缺的那一部分会以社会心理的承受力进行补偿。

未来的韩日和欧洲方向会发生什么呢?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韩日和欧洲国家边抗疫边逐渐接受了疫情,适应了它。由于那些国家的医疗条件比较好,能够降低一些死亡率,加上防范措施毕竟也降低了感染率,最后社会将就着、磕磕绊绊着就这么走下去了,新冠疫情最终被主观上“重流感化”了。还有第二种可能,就是新冠肺炎的确很厉害,那些国家躲不过去,民众的惊慌失去控制,疫情最后导致严重综合危机,从而演变成我们今天无法设想的极其严重的灾难。至于这一切最终将成为那些国家的韧性,还是陷入混乱,有点像是赌博。

如果说新冠疫情不能够被彻底消灭,它将穿越年夏天,在接下来的冬天继续流行,那么它将可能攻陷“整个世界”。如果它的死亡率就是降不下来,疫苗研制不顺利,这场疫情就将形成非常深远的冲击,或将对人类社会的许多活动和组织面貌带来改变。

中国也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今天算得上是少有真正控制住了疫情的国家,因为我们形成了有效的防控体系和绝大多数公众对该体系的支持。然而中国的问题是很多人惊魂未定,复工复产面临着巨大社会心理障碍。很多地方官员也不敢放开手脚,担心一旦出现聚集性感染事件,会遭舆论痛斥,并且被追责。

老胡主张,中国必须快速行动起来,要看到,中国湖北省以外的地区现在差不多成了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而我们感受到的仍是不安全,抗疫成绩没有快速转化成社会综合效益。必须指出,目前很不安全的韩日和欧洲,它们生产的受损程度都要小于中国。中国只有经济重新全速转动起来,至少让我们的复工复产程度远远高于韩日和欧洲在疫情中维持经济运转的程度,我们因重获安全所创造的主动性才是真的。总之中国社会不能待着保安全。

是韩日欧洲拖泥带水的防控好,还是中国打歼灭战的效果更好,历史还远没有做出评价。如果中国能够及时恢复经济运转,并且利用建立起来的防控长城把今后的防疫和经济运转更出色地结合起来,将是历史最希望看到的。如果我们的防控没能转化成接下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历史的评价就将很复杂。所以今天我们在疫情还没有结束时推动复工复产具有关键意义,我们不能指望在不远处有一个终点和重启键在等着我们。

延伸阅读

中国境外确诊超1.2万例,八成来自这三个国家!如何防境外疫情输入?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多国持续蔓延。中国境外新增新冠肺炎患者80%来自于韩国、伊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三个国家累计确诊病例已过万。安道尔、约旦、拉脱维亚等国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病例。

韩国累计确诊例补充预算11.7万亿韩元

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4日上午通报,3日零时至4日零时,韩国共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累计确诊病例达例。新增确诊病例中,分别有例和89例来自韩国疫情最严重的大邱和庆北地区。此外,新增死亡病例4例,累计死亡病例达32例。

韩国国防部4日通报,韩国军队内部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韩国军队内部累计确诊感染人数已达34人,共有超名官兵在各自营地隔离。其中,多人属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或有类似病症者。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韩国政府当天召开临时国务会议,编制规模为11.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的补充预算,并计划于5日提交国会审议。这是文在寅政府组建以来第四次制定补充预算案,也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超过了年韩国为应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时,所制定的预算案规模。

意大利累计确诊例死亡79例

当地时间3日18时,意大利累计确诊例。其中,现存病例例,较前一天增加例;死亡病例累计79例,较前一天增加27例;累计例治愈,较前一天增加11例。

目前,意大利已对超过人进行了新冠病毒检测筛查。

伊朗新增确诊例累计确诊例

据伊朗卫生部消息,伊朗3日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例,新增死亡病例11例。截至当地时间3日中午,伊朗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例,其中康复例,死亡77例。

据伊朗ANA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3日,伊朗司法总监顾问艾哈迈德特瑟肯尼因新冠病毒感染去世。目前伊朗官方还未对其死因进行最终证实。

3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下令军队协助政府卫生部门防控新冠肺炎传播。

海关总署:全国海关检出75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

3月4日,海关总署发布消息称,3月3日,全国海关共发现入境有症状旅客例,疑似病例63例,海关采样检测和排查转运地方检出核酸阳性病例5例,其中上海4例、北京1例。

消息称截至3月4日零时,全国海关共发现入境有症状旅客人,其中疑似病例例,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75例,所有均按联防联控机制工作要求妥善移交或者通报相关卫生健康部门处置。

2月26日,我国首例公开通报的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在宁夏,随后浙江、广东和北京等地接连出现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3月3日晚间,全球73个国家报告疫情,中国境外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万。韩国累计确诊例,死亡32人;意大利累计确诊例,死亡79例;日本确诊破千;美国确诊例;西班牙出现了首例新冠死亡病例。

针对疫情输入性风险的加大,海关密切跟踪研判境外疫情的发展,及时调整检疫查验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对来自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的交通工具全部实施登临检疫,严格实施入境交通工具的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在口岸严格对埃博拉、拉沙热等重大传染病的入境检疫,防止传入造成疫情叠加,进一步加强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海关全面启动健康申报制度,对所有出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检疫措施。“三查”就是百分之百查验健康申报,全面开展体温监测筛查,严密实施医学巡查。“三排”就是对“三查”当中发现的有症状的,或者是来自于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或地区,或者是接触过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人员,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以及实验室检测进行排查。“一转运”,就是对“三排”当中判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一律按照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落实转运、隔离、留观等防控措施。

北京出现境外输入病例,防止国际疫情“倒灌”风险,已刻不容缓

近日,伊朗、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多国出现新冠病毒疫情扩散态势,北京出现境外输入病例表明,防止国际疫情“倒灌”风险,已经刻不容缓。

一个多月来,包括北京在内,全国各地战疫成果卓著。湖北以外全国个位新增确诊数、累计治愈首超现有确诊病例数等好消息,确实鼓舞人心。但与中国疫情态势持续向好形成对照的是,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境外已有58个国家报告确诊病例,连续数日境外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大于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已由“高”上调到“非常高”。在境外疫情日益严峻的时刻,空中国门无疑成为“外防输入”新增的重要战线。

北京作为首都,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境外、市外进京人流量巨大,防控工作无疑压力更大、责任更重。严格落实“四方责任”、严格开展进京检查、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大环节,始终是北京市防控工作的重点。严防疫情“飞入”,尽最大可能防止境外输入病例,对病毒形成最有效的阻击,是“内防扩散”的前提和基础。面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需要全面加强入境健康管理,确保国门是一道阻止病毒蔓延的安全门,守护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保卫首都安全,保障首都市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按照中国法律法规,对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人员入境后采取检验检疫和防控举措,如测量体温、实施居家或集中观察等,既是当前中国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也是对所有入境人员的健康安全负责;既能有效阻止疫情跨国传播,也有利于境外国家和地区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国门进得来,病毒防得住,既避免疫情通过国际渠道回流,又避免造成对国际人员、经济往来的过度“阻断”效应,也能体现中国在全球抗击新冠病毒战斗中的能力和担当。

新冠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病毒面前,没有一个人是旁观者,也没有一个国家是旁观者。守好空中国门,严防疫情飞入,及时捕捉病毒的流动轨迹,及时堵住病毒蔓延和扩散的渠道,对全球抗疫行动,是最积极的协作态度,是最主动的应对方式,也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环球网、央视新闻、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抗疫重大改变,这一步走不好,中国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