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前的十几年,金融市场和普通民众弥漫着一片乐观情绪。人们不约而同达成了某种默契,认为这场已经延续了十几年的大繁荣必将继续下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吉姆罗杰斯这位危机管理大师,发出了让人啼笑皆非预言“远超年”雷曼时刻“的金融危机已经迫在眉睫”。当时,并没有人把他的话当回事,甚至于不少同行嘲笑他不懂经济。时至今日,时间似乎已经给出了结论,罗杰斯可能是对的。
罗杰斯为什么会在一片大好的时候发出这样独特的警告?
回望历史,08年“雷曼危机”爆发之前,乐观情绪同样充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当时,主要市场平均股价长期超越各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并且一路攀升,普遍观点认为,牛市势不可挡。
然而,并没有人意识到,繁荣背后是巨额的债务,世界各国都在累积债务,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以及普通人,都患上了“欠债成瘾”的症状。最典型的就是席卷美国房贷市场的次贷危机,当时的美国,“房价万年看涨”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由此还催生了“次贷阶层”这个产物,什么是“次贷阶层”?就是那些极度缺乏信用能力的穷人,却被大肆鼓励从金融机构借贷买房。为了牟取利益,美国两家老牌金融巨头打头阵,买下天量的次贷债券,将其打包成金融产品卖给金融机构,最终转嫁给普通消费者。
可以想象,由此产生的泡沫将会是何等巨大!既然是泡沫,就总会有破裂的那天。
随着泡沫破裂,美国房价迅速下跌,房子的担保价值加速缩水,越来越多的人还不起房贷,房地美和房利美这两家购买巨额次贷债券的公司出现雪崩似的亏损,不仅如此,随着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倒下,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正在来临。
“雷曼时刻”并不是突然爆发的危机。07年,冰岛这个小国就已经陷入经济危机,股市和房价陷入暴跌的深渊,冰岛货币克朗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就下跌了35%。几乎与冰岛同时发生危机的还有爱尔兰,爱尔兰的经济在07年4月到达顶点后,就一路下跌,不少金融机构濒临破产。英国一家主要经营房贷的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下,不得不向英格兰银行求救,由此还引发了轰动一时的挤兑风波,最终英国政府只能将其收归国有,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当时,这样类似的报道俯拾皆是,就是这样一个个很小的征兆逐渐积累成了一个巨大的危机。
与雷曼危机爆发前的经济相比,现在是怎样呢?不容乐观!
在拉脱维亚,银行破产现象频发。德国最大的民间银行也发生了严重危机,在年这家银行积累的高风险资产居然高达5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股DGP的2.5倍。可以想象,它一旦出了问题,该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印度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年,印度央行对发生严重违约危机的地产金融机构进行了破产处理。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不小的震动,原因之一就是,印度央行一直对民间金融资产健全度的监察非常严格,对准备金的充足程度有非常具体、非常严苛的要求,可即使如此,印度还是发生了大量的债务违约,由此可见,其严重程度到了何种地步。
似乎只有美国的经济颇为强劲,自年开始,美国的经济增长持续了十几年,如此长的景气周期在美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之所以能够如此,跟美国天量QE政策密切相关。“欠债成瘾”的美国人,总要为“还债”付出代价。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任何曾经长期高度成长的国家都会迎来景气的终焉。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