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疫情趋缓,但在普遍疫苗出现之前,各国不敢轻易开放边界,但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已经无法承受长期的孤立。CNN分析指出,短期来看,旅游业的未来会先以区域性旅游泡泡(travelbubble)或是旅游走廊(travelcorridor)的概念发展。除泡沫外,可能还会发展新的旅行策略,如泰国正在考虑向外国游客开放某些区域,游客实际上被限制在一个地方,例如一个小岛。或是让旅客携带免疫护照。
原本缺乏成长的动力的经济体期待国外旅游热潮,可以刺激国内疲弱的消费市场,但没想到一场新病毒让全球旅游业瞬间降到冰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估计,国际旅游规模将年减80%,至少万个就业岗位受到威胁。面对生计和经济的重大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让旅游业在疫情之后得以生存的方法。
即使疫情趋缓,但在普遍疫苗出现之前,各国不敢轻易开放边界,但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已经无法承受长期的孤立。CNN分析指出,短期来看,旅游业的未来会先以区域性旅游泡泡(travelbubble)或是旅游走廊(travelcorridor)的概念发展。
纽西兰和澳洲已准备建立一个旅游泡泡,让人们可以安全地互通往来。欧洲受冠状病毒大流行影响最轻微的地方,将打造旅游走廊,可能为欧洲旅游业的復甦铺平道路,据说捷克共和国正在考虑与斯洛伐克和克罗埃西亚建立走廊计划,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将从5月15日开始为这3个国家的公民开放内部边界。越南和泰国也考虑在未来几个月建立一个旅游走廊。
当各国考虑与哪个国家开放旅游时,首要的条件是疫情得到控制的国家,并且拥有可以信赖的统计数据。此外,还可能与已经有牢固地缘政治关系的国家合作。
但报导指出,最大的问题将是中国何时开放民众出国旅行,毕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许多国家都仰赖中国游客,如泰国,可能是最早开放对中国旅行的国家之一,泰国每年吸引约1,万中国游客。
除泡沫外,可能还会发展新的旅行策略。如泰国正在考虑向外国游客开放某些区域,游客实际上被限制在一个地方,例如一个小岛。
开放旅游的国家还须制定一个检疫标准,如欧洲国家政府为了让欧洲人在夏天可以旅行,如登机前,乘客可能需要在机场检查温度或进行冠状病毒检测,但是当局将需要对快速测试的准确性感到满意,并确定需要在飞行前多长时间测试一次。
或是让旅客携带免疫护照,中国已经推出这种形式的认证,现在中国所有公民都有一个QRCode,依据颜色显示当事者的健康状况,他们需要展示这个认证才能进入餐厅和购物中心。
未来免疫护照也可以用来显示一个人是否已经接种过冠状病毒疫苗,免疫护照也可以显示一个人是否感染过,假设感染过就不会再次感染,但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现在没有证明得过新冠病毒就有免疫力,就算有,持续时间也不确定。而且疫苗可能要至少18个月才会问世,甚至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疫苗接种还需要更长时间。
在一切都还未知时,国际旅游业很难回到以前的水平。专家认为,旅行要回到过去,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而且即使旅游回温,也可能永远不会再回到以往的旅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