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日,欧洲国家北马其顿议会投票批准该国加入北约议定书,距离正式加入北约成为其第30个成员国只差最后一步——西班牙议会批准该议定书后就能生效。
2月11日,在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北马其顿国家卫队队员在议会大厦前升起北约旗。(新华社)
1日北马其顿议会的投票表决,以票赞成、4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批准了北约议定书。该议定书是北马其顿年2月与北约29个成员国签署的,按照程序,议定书需要获得这29个国家以及北马其顿的议会批准,北马其顿才能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北马议会投票前,该国政府看守总理斯帕索夫斯基说,北马其顿加入北约的努力持续了近30年,加入北约之后将使该国的安全更有保障。实际上,北马其顿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也才不到30年。而且,为了能够加入北约和欧盟,这个国家还在一年前正式更改了国名。
图中1为斯洛文尼亚,2为克罗地亚,3为波黑,4为黑山,5为阿尔巴尼亚,6为希腊,7为北马其顿,8为塞尔维亚,9为罗马尼亚,10为保加利亚,11为土耳其位于欧洲部分的领土。
北马其顿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面积2.57万平方公里、人口多万。它之前的名称为“马其顿共和国”,年11月20日正式独立之前,该国是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按照斯帕索夫斯基“努力了近30年”的说法,意味着北马其顿自独立之后就开始谋求加入北约。然而,国名问题一直是该国迟迟无法如愿的重要原因之一。早在独立之初,由于邻国希腊坚决反对当时的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这一名称,导致该国不得不暂时以“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的名义加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年和年,马其顿先后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和“成员国行动计划”。8年4月,马其顿首次获北约邀请谈判的尝试以失败告终。直到年7月才正式获邀。究其原因,8年遭拒和年正式获邀均与马其顿国名问题直接相关。
年4月,希腊与北马其顿的国名之争化解之后,时任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右)首次访问北马其顿并会晤时任北马其顿总理扎埃夫,两人在斯科普里的政府大楼外来了一次历史性自拍。那是北马其顿自年独立以来,希腊总理首次到访该国。
希腊之所以反对它的北方邻居使用“马其顿”,缘于希腊北部有三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里带有“马其顿”,而且在希腊人眼里,“马其顿”也象征着历史上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的文化遗产。因此,希腊认为“马其顿共和国”这一国名暗示马其顿对希腊北部有领土和文化遗产要求。两国为此争了20过年后,终于在年6月达成协议,以马其顿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作为希腊同意其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条件。年1月,马其顿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同意按照协议更改国名;希腊议会也批准了该协议。同年2月12日起,马其顿共和国正式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为其加入北约和欧盟扫除了最后障碍。
北约自年成立之后至4年的历次扩员。北马其顿的入伙,是北约近些年来的又一次东扩。冷战结束后,虽然对手华约解散了,但北约却并未停下扩员的步伐,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国家成为北约东扩的方向。年北约首次东扩,接纳捷克、波兰和匈牙利三国。4年北约实现第二次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东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7国加入,成员国总数达到26个。这次扩员后北约的东部边界直抵俄罗斯边境,从波罗的海沿岸到黑海沿岸。9年北约第三次东扩,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加入。年北约第四次东扩,另一个巴尔干半岛小国黑山正式加入。与冷战后的前两次扩员瞄准中东欧国家不同,北约的近两次东扩瞄准了西巴尔干地区。
北约欧洲部分成员国加入时间(截至9年)。北马其顿正式加入北约之后,整个巴尔干半岛将仅剩塞尔维亚和波黑两个“孤岛”。而且,早在9年波黑就向北约提出加入“成员国伙伴计划”的申请。但鉴于波黑国内三大族群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立场,以及该国的特殊情况,北约尚未正式启动这一计划。这样一来,塞尔维亚实际上成了唯一的“孤岛”。近些年来北约多次东扩直抵俄罗斯家门口,越过了俄罗斯的“战略红线”,严重挤压了俄罗斯面向欧洲方向的战略缓冲空间。而北约对巴尔干地区的“蚕食”,更是想借此铲除俄罗斯在这一地缘政治关键地带的战略支点。
去年2月北马其顿签署北约议定书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于去年1月到访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赴机场迎接。特别是在俄罗斯与美国为首的北约关系日益对立对抗的背景下,黑山加入北约后就曾遭到俄罗斯的强烈反制,并立刻对盟友塞尔维亚提供军事援助。北马其顿签署北约议定书前一个月,普京曾高调到访塞尔维亚,俄塞除了签署20多项合作协议,俄罗斯还再次向塞尔维亚提供军事装备。此番北马其顿入伙基本已板上钉钉,将导致塞尔维亚这一俄罗斯在巴尔干的“桥头堡”更显孤立,这也似乎预示着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对抗和博弈将进一步加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赵恩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