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美国时政杂志《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社论,标题为《泽连斯基:战争拖延越久,对普京越有利》。社论表示,在俄乌冲突爆发超过天后,俄罗斯和乌克兰仍未在和平谈判上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双方都对自己的要求毫不让步。
6月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接受采访,称只有恢复到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的控制线,乌方才有可能与俄罗斯进行谈判,乌克兰的目标仍是收回所有领土。泽连斯基同时也坦白:其他国家开始对俄乌军事冲突日渐厌倦,甚至在基辅的一些人都认为战争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想打了,形势对普京越来越有利。
俄军在第一阶段特别军事行动结束后,开始转变战术,放弃了冒险的合成营穿插包围战术,转而发挥火力上的优势,对乌克兰展开步步为营的攻势。截至6月7日,俄罗斯军方宣布俘虏了名乌克兰军人,并控制了卢甘斯克97%的区域,形势对俄罗斯极为有利。
在2月24日之前,俄乌边境局势是有利于泽连斯基政权的。经过了长达8年的交火,名义上有着极大自治权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州的实际控制范围已经被极大压缩。如果俄罗斯不出手,以亚速营为首的乌克兰地方武装,很有可能直接攻入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州,这群乌克兰官兵以二战纳粹帮凶班德拉为偶像,一旦杀入东乌两州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并为日后北约将导弹插到俄罗斯家门口威胁俄罗斯扫平障碍。
颇为有趣的是,二战时期的班德拉集团,和现如今最为支持乌克兰的波兰有着血海深仇。年6月22日卫国战争爆发,6月30日班德拉便纠集人马在现如今乌波交界处的利沃夫宣布成立“乌克兰国”,并被选为该伪政权领导人。年到年,该伪政权开始系统性种族灭绝生活在他们所认为的“乌克兰国”领土上的波兰人,手段之残忍堪比当年的日军,曾经创造了沃伦大屠杀。颇为讽刺的是,由于班德拉本人不认同“雅利安高贵”思想,却和纳粹德国一样是极端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因此班德拉于年被纳粹德国投入集中营,后因东线战事不利被纳粹德国放出来组织反苏游击队,战争结束后受到西方国家的庇佑得以逃脱审判,但最终被苏联方面“清除”。
可以说,眼下的这群奉班德拉为“国父”的乌克兰地方武装,和波兰是有着你死我活的历史恩怨的,但如今的波兰却是泽连斯基政权最坚定的支持者,这不能不说是令人啧啧称奇。而按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前的说法,有一些国家厌烦了,正在对乌克兰施压,敦促泽连斯基接受一个其本人在政治上无法接受的结果,以结束俄乌冲突。
虽然泽连斯基没有明说,但是大概可以推测,这些国家中包括欧盟核心国家法国和德国,甚至包括大洋彼岸因为俄乌冲突而赚的盆满钵满的美国。德法,以及欧盟其他“老”成员国,如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国可能希望战事尽快结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这些国家因为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而面临国内的极大压力。美国之所以希望结束俄乌冲突,主要是因为俄乌冲突让美国遏制围堵中国的大战略遭到了极大的困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国家中绝对没有波兰,没有立陶宛、捷克、拉脱维亚这些国家,要说为什么的话,原因只有一个:俄罗斯。
美国是美洲国家,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则是西欧和南欧国家,而波兰、立陶宛、捷克等,和俄罗斯一样,都是“东欧”国家。东欧的历史是一段扯不断、理还乱的历史,但其主旋律是十分明确的。自沙俄时期开始,俄罗斯就是争霸东欧的主要玩家,曾经被称作是“欧洲压路机”。如今俄罗斯的领土,大致上是沙俄时期对外扩张奠定下来的。所有的东欧国家都曾和斯拉夫人打得有来有回过,历史恩怨决定了现实利益上的矛盾始终是难以调和的。
举例来说,后世对于二战时期发生的卡廷惨案一直在反复强调,以此来试图抵消二战时期卫国战争的正义性。但在更久远之前的年至年的苏波战争期间,侵略当时新生的苏俄的波兰军队俘虏了超过十万苏俄红军士兵,并且屠杀了其中至少2万人,同时用残酷的虐待导致至少5万人死亡。可以说,国与国之间的冤冤相报是东欧地区的常态,由于俄罗斯体量最大,对外战争成果最丰硕,因此东欧地区的历史相当一部分可以称之为“反俄史”。
同时,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曾经的苏东阵营国家政权纷纷更迭,为了证明自身的合法性都开始与苏联进行切割。反俄的历史加上反苏的意识形态,二者相结合后,就出现了今天这般状况:曾经屠杀过波兰人的乌克兰人,因为反俄反苏的共同需求“摒弃前嫌”站到了一起。或许西方“核心”的那些国家不想打了,但是在东欧这一片国家看来,俄乌冲突的继续只会让俄罗斯更加衰弱,这对于本国的民族主义和未来发展都是有利无弊的。特别是对于波兰,想要借支持乌克兰来拿回曾经的故土利沃夫,这一贪欲十足的想法已经明晃晃地写在了波兰人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