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洋北漂安泽让没来过的人看到中国的变化
TUhjnbcbe - 2024/6/25 18:01:00
刘军连看皮肤病好吗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59/

安泽学习挑花年,安泽参加汉语水平比赛安泽参观宁波舟山港安泽

身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主持人

她的故事

拉脱维亚女孩

在华生活十余年

记录农村振兴

传播中国故事

年出生的安泽,是拉脱维亚的俄罗斯族人,已在中国生活了十余年。在中国,安泽学习中文,和有趣的中国青年广交朋友;她做外籍主持人,步入广阔乡村,记录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故事;现如今安泽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博士,将“文化走出去”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她希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亦希望将在中国学习到的中国经验,助力家乡文化走出去。

学习汉语

“我想去看看长城到底长什么样”

年,还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读中学的安泽对中国的感觉是遥远而神秘,她印象里的中国,是成龙电影里了不起的中国功夫,还有当时拉脱维亚电影院播放的《十面埋伏》。

和中国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是学校老师邀请已经毕业的学姐来做讲座。“她是运动员,参加了长城马拉松,老师请她来和我们分享在中国的见闻。”那时候还不是智能手机的时代,学姐拿着洗出来的照片给同学们讲万里长城上的比赛,讲台下的安泽感觉很奇妙,“我认识了宏伟的长城,但却不知道长城在哪里,感觉离自己很远。”

安泽读文科,语言天赋很高,中学时期除了拉脱维亚语、俄语、英语,她选修法语,她想以外语作为志愿。在拉脱维亚,西南欧语言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好,报考人数多,竞争也激烈。正在安泽纠结时,她看到当年恰好赶上了拉脱维亚大学外国语学院两年一度的亚洲学专业招生,“我妈妈建议我选择亚洲学专业。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时刻。”

这个决定,为她打开一扇门。多数选择亚洲学的同学凭借对日本动漫的兴趣选择了日语,而安泽却有自己的想法——她很想有机会去看看长城到底长什么样。

“印象里,年前后,拉脱维亚开始掀起一场亚洲热,大家先是觉得日本动画片很有意思,后来年北京将要举办奥运会的新闻多起来,电视里中国的报道多了起来。我渐渐对中国产生了兴趣。”安泽说,“试着接触汉语之后,我完全痴迷于此,汉语丰富的音调很像是音乐的韵律,汉字的书写也非常有趣,我非常希望学习汉语。”

新学期开学,70多位同学进入汉语专业学习,“大家学起来都很辛苦,很多人没有坚持下来。”安泽说,中途有很多人退学了,只有十几位同学顺利毕业。

年,学校通知汉语专业的同学去参加一个汉语水平比赛——《汉语桥》,安泽成为当届《汉语桥》比赛拉脱维亚唯一的参赛选手,前往中国。当飞机缓缓降落,她透过舷窗看到北京的高楼大厦,一切都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里加最高的大楼有26层高,北京不是电影里的古香古色的平房院落,而是有很多比家乡更高的楼。”

当时,主办方安排了各国参赛同学在北京游览,两天的行程里,安泽感到,亲眼看到的长城比在学姐照片里的更雄伟;真实的故宫、颐和园,比电影里的中式画面更具韵味。

回到拉脱维亚大学,安泽把到中国读研究生定为下一阶段目标,“回到家里,听中文磁带、看中文电视剧;在电影院打工,休息的时候就在练习写中文。”她说。年,其前往东北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学专业就读。

来到中国

“洋北漂”想成为北京的骄傲

“当一个外国人决定住在中国,需要在背包里装上探索的勇气、学习的热忱和融入一个全新世界的渴望。”在中国生活时,安泽曾听旅居中国的一位法国人幽默地说:“同时,作为法国人,我也会把法棍放进背包。”

安泽并没有把家乡的土豆放进背包,而是带上了探索的味蕾。经过短暂的适应,东北肥沃的黑土地里生长的白米饭住进她的心里,她激动地和朋友们宣布:“味在中国!酸甜苦辣咸,中国菜五味俱全。”

研究生毕业时,安泽清楚地知道,她的心已经在中国扎根。她决心前往北京继续发展,她开玩笑说,自己成了“洋北漂”。“从长春出发到北京,朋友和我说,‘要是你在北京行,你在哪里都行’,当时我充满信心,我和自己说,安泽你要努力成为北京的骄傲。”

走进乡村

观察感受凝结成“中国故事”

因为对中国的好奇心和兴趣,加上相当不错的汉语水平,安泽成为外籍电视主持人。年天津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Hello天津》栏目邀请安泽做主持。让安泽印象深刻的是两次造访天津西井峪村。第一次前往西井峪村,她被村子里的石头房子和“石头村”的名字吸引,她看到的古朴的村子里保留着传统的中国民俗,也看到空心化严重的村子里多是落寞的老人怀念曾经村子热闹的盛景。几年过去,安泽又一次跟随节目探访,经过设计团队的现代文旅改造升级,石头村焕然一新成为郊游打卡地。她惊喜地看到,很多天津市区的居民会选择在石头村过周末,她闻到院落里咖啡飘香,体验到瑜伽馆舒展悠扬。安泽采访了文旅改造团队的负责人李谦,听他讲述这次唤醒乡村改造中的设计思路、村民动员以及后期运营的情况。“西井峪的古朴中透露着青春的韵味,成了蓟州区乡村旅游迭代的示范。”安泽说,她想要去找到更多这样的地方,“想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就要在必打卡地之外,走进中国乡村,吹吹乡村的风,触碰乡村的土,与村民交心,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中国。”安泽说。

此后,各电视台的邀约,让安泽有机会行走在中国的角角落落,她把记录的目光聚焦在脱贫攻坚之路上的乡村振兴个性化解决方案上:在怀化雪峰山花瑶乡,安泽在挑花坊里和阿姨们学挑花老手艺,在崇木凼村古建舞台上听呜哇山歌,安泽感叹“文化是这片土地的主旋律和自信的来源,而旅游是奏响旋律并让旅客听到它的乐器”;在四川青神,安泽吃到“甜过初恋”的椪柑,通过采访,她知道这里依托椪柑的脱贫体系基本建成,这份“初恋果”事业让很多青年不再只追求城市梦,开始了返乡建设家乡的事业……

步入中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场,置身于新时代的中国乡村,她发现了不同的乡村场景里是一个个波澜壮阔又生动立体的故事。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已不再是感受美景,品尝美味,体验民俗,更是深入到中国方方面面,对于安泽而言,深入中国乡野的土地上,用长时间的观察了解一个乡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成了她希望了解与传播到四方的中国故事。在安徽中药材之乡亳州,节目编导曾安排了一次7天深度体验。“当时导演说,纪实就是真实地记录,要通过自己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她记下这话,将自己在中国乡村的观察和感受集结成册,并取名《老乡安泽》,该书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于年推出。安泽欣喜地说,这本书的拉脱维亚语版也将于今年在她的老家里加发行。

想念“故乡”

“打工是为了有机会和老板说中国话”

时光流逝,这位“中国超级粉丝”与中国的“互粉”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年,安泽选择继续深造,她选择前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读博士,并将“文化走出去”作为自己的博士研究方向之一。不只是让中国观众看到“洋北漂”对中国的好奇与探索,她更希望用自己的探访,向更多外国朋友传播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故事。对她来说,这是对中国故事的讲述,更是在“文化走出去”的中国经验之下,思考如何让家乡拉脱维亚文化走出去的一次预习。

“我是生活在中国的人。之前做的节目里,我是在用中文和国内的观众讲述作为外国人的观察。但我时常在想,怎样通过传播建立起桥梁,把我们的声音传播出去,让更多没有来过中国的人看到这里的变化。”安泽清楚,这不只是实践,更是学术命题,所以她郑重地踏上一条研究之路。

开始新征程前,年1月,她决定回家陪陪父母。回程的箱子里装满了妈妈点名要的酱油、陈醋、“老干妈”辣酱,还有朋友吃完即被种草,点名要求代购的中国特产木耳。

来中国15年,她并不经常回家,每次回家最多也只待一个月就返程。本以为和往常一样待一个月就走,突如其来的疫情无限延迟了回程的计划。

盼着回京,一盼就是8个月。那段时间,安泽懂得了第二种乡愁:“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想念,但只能耐心等待。我在里加找到一家中国人开的茶楼打工,以此方式和中国保持联系,也为了有机会和老板说说中国话。”那段时间,让安泽的爸爸妈妈很难忘,不只是因为能吃到女儿做的红烧肉、垮炖鱼,更是这么多年来,一家人难得的团聚时刻。

文化交流

“未曾谋面的网友也在询问关于中国的故事”

和“行万里路”的行走不同,“读万卷书”的博士学术生涯比她想象的艰难。她是导师王维佳老师的第一个外籍博士生,“不能让老师失望,更不能辜负了自己。”她咬牙扛过磨合期,如今已能流利地用中文做学术专题演讲。

在社交网站,她开设自己的频道,制作视频节目。她拍摄中国行走Vlog,也通过对老乡和城市青年真实的采访,回应网友的好奇。现在做节目,安泽也在思考和尝试更多有效的传播方式。“让受访人自己分享他生动的中国故事,一定要有真实的细节和亲身的感受,让在这里切身生活的人讲述感受,这样才会有更立体的声音。”她的节目也受到中外网友的好评,未曾谋面的网友和拉脱维亚朋友也在向她询问关于中国的故事。

作为个体,安泽也为中拉文化交流努力。她带着家人到中国游玩。“我父母现在也经常在家和朋友们讲起他们在中国的见闻。我爸爸是铁路工程师,拉脱维亚现在大多还是绿皮火车,我带着爸爸坐京津城际高铁,亲身感受到中国高铁速度、亲眼见到和谐号的设计,他一直在‘哇噻’。”安泽笑着说。

安泽想起,当年自己前往中国时,曾有太多拉脱维亚朋友不理解她的选择,觉得中国太遥远。这些年,随着“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中拉贸易和往来更加频繁,家乡的人对中国的印象已不再是武术、中医、中国菜。随着交流深入,了解与交往更多起来。安泽也还记得,年拉脱维亚民族舞蹈团责佩丽(Zeperi)受邀在宁波参加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团队代表思吉塔(Sigita)说过的话:“几乎没有几个拉脱维亚人会想到有一天来到中国,而当你真的来了,那些关于中国的标签就会瞬间不见。”

文/本报记者张知依

1
查看完整版本: 洋北漂安泽让没来过的人看到中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