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欧洲大陆的地图,会看到在欧盟西面,俄罗斯东方的有个独立的小区块——白俄罗斯。这个夹在两强之间的国家曾经数次试图改变自己“缓冲国”的命运。但在自年冷战后从苏联独立,二次立国以来,其都难以避免地成为欧洲与俄罗斯缓冲地带的命运。
年7月10日卢卡申科当选为白俄罗斯首任总统。作为一名出生军旅,从事反贪工作,硬汉气息十足的“苏联男儿”,卢卡申科没有带领白俄罗斯跟随其后前苏联国家走上市场化路线,反而一度希望以小博大成为俄白联盟(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共同体)领袖,继承90年代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BorisYeltsin)的衣钵。
可惜事与愿违,当另一个硬汉普京成为了俄罗斯的继任者之后,这个年轻的斯拉夫小国不得不又重新回到充当缓冲国的道路。地理上的偶然国度
现在的白俄罗斯,除了在年有过短暂的主权独立时期外,可以算是苏联解体后才正式诞生的年轻国家。这个内陆国家北方是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南方是乌克兰,东西分别与俄罗斯、波兰两国接壤,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成为多方势力争相角逐的舞台。但这片中心地带并没有天然屏障作为国界之本。环视其与各国的边界,几乎都是人为划成,并无大山河流区隔。其全国最大的山脉白俄罗斯山脉起自波白边境,一直向东北延伸,连接俄罗斯,可称得上是绵延全国,不过却只有海拔米高。
除此之外,白俄罗斯以平坦或缓坡起伏的地貌为主,甚至可以说整个国家就是处在一个大平原上。而平原上的,能用来阻隔机械化部队前进的原始森林因为种种原因早已被清除,白俄罗斯无险可守,若得强国占据,就势必将对邻近国家构成威胁。由此可见白罗斯本身的存在只是一个地理上的偶然,他的命运早已被确定,成为强国之间的缓冲区,用来维持强国那脆弱的安全感!没有真正的国家历史
虽然在历史上白俄罗斯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语言,可是其地理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使得这个国家的历史,基本上不能算是一个国家历史,而只能是地区强权的争斗与兴衰史。从9世纪开始,白罗斯的首个历史记载政权波洛茨克公国是东斯拉夫文化母国基辅罗斯的一个诸侯国。到了13世纪,基辅罗斯被西征蒙古人所灭,逐渐演化出乌克兰、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三大东斯拉夫民族分支。此后,白俄罗斯大部分地区落入立陶宛大公国之手,白俄罗斯人逐渐形成自己的国族认同。
到14世纪末,立陶宛与波兰王族联姻,引进了波兰天主教的影响,在16世纪建立起以罗塞尼亚语(白俄罗斯语前身)写成的规章法典,其运作沿用至20世纪。
此时的白俄罗斯经历了深重的波兰化,官方语言改以波兰语为主,贵族阶层也改信天主教,甚至出现过当地东正教改宗罗马教廷、只保留东正教礼仪的尝试。不过,大多数农民和低下阶层依然只讲白俄罗斯语,信奉东正教。
而在同一时期,莫斯科大公国以及其后的沙俄帝国逐渐兴起,其领土不断扩张,到了年沙俄帝国成功将白俄罗斯全境并入其国境之中。
到19世纪,白俄罗斯语的教育和出版局部被禁,在波兰管治时期信奉天主教的白俄人也被迫重新改奉东正教,使白俄变成了俄罗斯的藩属文化体。
这一行为的使得俄国的影响至今在白俄都明显可见:除了全国一半人是东正教徒外,白俄人在家使用俄语的人口比例高达七成,试问有什么比语言对文化和人的印象更加深远的呢?
缓冲地位成存在价值
也就是在俄国势力占据白俄之际,白俄罗斯的缓冲地位开始受人注视。无论是19世纪初要统一欧洲拿破仑,还是二次大战时的希特拉,进攻俄国的每一条主要路线都离不开白俄罗斯、必须要攻下明斯克,再东侵莫斯科。不少军事学者都认为占领俄国之所以是欧洲霸业的终章首篇,原因离不开俄国领土之战略纵深。因此,白俄的地理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除了作为俄国的战略纵深外,随着年俄国经历十月革命建立共产政权,西方列国也将一系列新近独立东欧国家视为「对抗共产主义」的缓冲国,当中包括芬兰、波罗的海三小国、白罗斯、乌克兰等。
虽然白俄在年短暂建国后,马上被白俄苏维埃共和国与波兰分别瓜分东西而灭,但这一种对缓冲国地位认定的思虑至今未去——虽然这片土地上存在的国家未必有其地理必然性,但其作为强权间缓冲的角色却合理化了其存在。
而在二次大战期间,苏联以与纳粹德国瓜分波兰的协议重新夺得西白俄地带。战后,白俄也以苏联一员身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
此后的冷战时代,由于苏联势力延展至中欧,白俄一度失去了缓冲地位,逐渐变成了苏联的一个工业重地,专精机器和工具生产,至今拖拉机仍然是白罗斯的代表性产品、在冷战时代的白罗斯,由于失去了缓冲角色,其也愈加变成更像是俄罗斯的一部分。
不过到苏联解体之后,白俄的缓冲地位又重新变得重要起来。对俄罗斯而言,正如乌克兰一般,如果白俄变成了一个北约、欧盟国家,莫斯科等首都要地将失去战略纵深,几乎直临边境敌人。而对欧洲而言,白俄若完全被俄国吸收,立陶宛、拉脱维亚将要面临俄国几乎全面的陆地包围,而且俄国的前线也将接上反俄情绪极重的波兰,将会被视为对整个欧盟的严重威胁。
白俄今天的缓冲价值,也反映在其相对中立的地位。在年代初,白俄既是前苏联成员国组成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成员,却同时在北约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中提供补给和空中支援。
对于俄罗斯而言,有这样一个相对可以控制的缓冲,可以使俄国力量不必与驻波兰的美军正面碰上,避免了擦枪走火的风险。对欧洲而言,一个并非全面由俄国操控、甚至有逐渐亲欧可能性的国家,也使之可与俄国保持更大的物理距离。
左右逢源这一条路不好走
在乌克兰克里米亚事件之后,一直被指过于亲俄的卢卡申科也开始说起白罗斯语来,并在年已启动的俄白联盟进程上多番拖延。
卢卡申科有意利用白俄的地理位置而达至左右逢源之效,为了保持国家的独立性,产业上一直脱离不了俄国控制圈的白俄罗斯,却苏联解体后开始强调起白罗斯与俄罗斯的文化语言差异,乌克兰克里米亚事件之后,一直被指过于亲俄的卢卡申科也开始说起白俄罗斯语来,并在年已启动的俄白联盟进程上多番拖延。
而在年,因天然气价格和格鲁吉亚事件与俄国多次不和后,白方也着意改善对欧关系,在年还首次向美国购买石油,以「亲美牌」示俄。去年8月大选前该国政府指俄国企图干预选举,又高调拘捕俄国雇佣兵,可见卢卡申科到此时仍有意利用其缓冲地位,以图将白俄定位为一个能间于齐楚而左右逢源的小国。
但不幸地,由于国内反对势力展现的绝对亲近西方,使得最终是襄王有意,神女无心,在白俄爆发大选舞弊的新闻后,反对派立即上街游行示威,西方启动制裁。这使得白俄政权只能靠俄国力挺维持,卢卡申科领导下的白俄终究只能成就一个被动的缓冲国,不能以其缓冲地位主动获益。虽然苏联解体给予白俄相对稳定独立建国的新局面,但其历史上为列国主宰的命运似乎难以变更。
可是,当这个缓冲国一面倒靠向某个阵营之际,换来的不会是更加和平,反而更严重的地缘冲突将跟历史上这片土地上的你争我夺一样变得避无可避。而随之受到反噬,将是白俄这个国家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