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欧美高口碑战争大片灵魂暴风雪一个少年 [复制链接]

1#

推荐值:★★★★★

手持摄影机+低机位+大篇幅近景和特写,营造了逼真的战争场景,全程紧张无尿点。与其说展现战争历史,不如说是一个男孩的成人礼记录。关于战争过程我看的始终云里雾里,如果对那段历史比较了解的话应该更有感触吧。好难过好揪心,对于渺小的个体来说,哪有那么多宏大叙事啊,真的就是生存和死灭的区别。原世间每个角落皆可铸剑为犁。

导演:丁塔斯·德赖贝尔格编剧:鲍里斯·弗鲁明斯主演aumaBalode/伊娃·弗洛伦斯/马丁·斯维尔森/雷齐亚·卡尔尼娜/奥斯卡·霍尔斯坦/奥托·布兰特维奇/RaimondsCelms/JekabsReinis/GatisGaga/RenarsZeltins/威利斯·道金斯/GretaTrusina类型:剧情/历史/战争制片国家/地区:拉脱维亚语言:拉脱维亚语上映日期:-11-08(拉脱维亚)片长:分钟/分钟(导演剪辑版)又名:BlizzardofSouls/暴雪中的灵*IMDb链接:tt

灵*暴风雪的剧情简介······

十六岁艺术家阿图尔的爱情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失去母亲和家后,他在参*中找到了一些安慰,因为这是俄罗斯帝国第一次允许拉脱维亚人参*。然而,战争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没有荣耀,没有公平。这是残酷和痛苦的。随着战争夺去了他的父亲和兄弟的生命,阿图尔现在完全是孤身一人。而且,俄*在承诺迅速解决战争和及时返回家园方面没有任何进展。只有他一个人关心回家,他的祖国只是其他国家的游乐场。在这种观念下,阿图尔为最后的战斗找到了力量,并最终回国从头开始,就像他新出生的国家一样。

看了很多的一战二战的电影,不同的电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描绘战争的,今天的这个电影是从一个少年在战争中的经历和成长的角度去看战争的,看完这个电影,只有一种感觉就是非常的震撼。

编导的水平很高,摄影构图以及情节安排都有独特之处。

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拉图尔,他来自一个小国拉脱维亚,小国因为自己的小,所以在战争中是很被打的。在一战的时候,拉脱维亚就是像浮萍一样,经历了很多的事情。而男主作为小国的人民,命运自然也是像浮萍一样的。

先说一下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8-.11,电影发生的时间-。年到年之间先后被沙皇和德国统治过,所以剧情里就会出现一会俄国一会德国的,让人捉摸不透。拉脱维亚是有自己的国家,但是实力弱小一直被统治。

德国人侵入拉脱维亚。十七岁的拉图尔的母亲被德*杀死。

他和哥哥、父亲为了报仇,一起报名参*,是名副其实的“上阵父子兵”。在*营中,他经历了许多的苦难,也面对过多次的生死关头,他的父亲和哥哥相继阵亡,拉图尔自己也多次负伤。在这场战争中,他成了一个标准的*人,却阴错阳差的参加过沙俄的部队、红*的部队,还差点加入了德*的部队。

因为不想执行枪毙逃兵的命令,他瞬间成了“叛徒”。

最后以一个退伍老兵的身份,加入了拉脱维亚自己的*队,和一群枪都不会打的孩子们走向战场,参加了那场著名的采西斯战役。

莫名其妙的成了英雄。这一年男主21岁,已经在前线打了五年了,满脸沧桑,与初时参*的稚嫩完全两样。

影片真实的描述了战场的惨烈。

高高的堑壕,猪食一样的饭菜,与老鼠共眠,在风雪中挣扎。战壕中俩人正在聊天,一枪打来,身边的人就咽气了。

冲锋时,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倒下,此时的感觉是,死去是正常和必然的,而活着倒成了中了彩的那个人。

当他们与德*面对面厮杀时,他的对手是和他一样的年轻人,目光里同样是惶恐胆怯,同样是不知所措。谁能活下来,就看谁能更快的从这种迷茫中清醒过来,给对手一刺。这时候他们心中没有时间去想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为谁去死。因为它们从来也没有想过。就这样在浑浑噩噩中,无数的生命消逝了。

阿图尔的父亲是一个老兵。对待战争,与其说是去搏命,不如说是一项工作。他就是一个很认真很敬业的对待工作的员工。他认真的训练新兵,很敬业的带领士兵们去冲锋,很仔细的担任狙击手的任务,最后默默的被敌人杀死。实际上,士兵中的大多数也都是这样看待战争,没有人认为参战是为了祖国为了理想。我们所参与的只是一个危险系数很大的工作罢了。活下来是命大,死了就是工伤。

阿图尔在负伤后在雪地上艰难的爬着,力图活下来。为了勉励自己,使自己崇高起来,他不断的叨叨:“致我们的兄弟和父亲,他们为了保卫祖国而死。”反复念诵的多少遍,也没有让自己激动和亢奋。

在战后,举行了盛大的颁奖仪式,红男绿女衣裳华丽兴高采烈集中在广场上,主持人念着肉麻的颂词,将奖章颁给阿图尔。已经成熟的他,已经看透了死亡,看透了战争,也看透了*客们的虚伪。

他并没有感动的涕泪双流,更没有莫名的兴奋,只是用冷漠和怜悯的目光注视着台下那个失去儿子的母亲。

在影片结尾的场景中,心力交瘁的阿图尔看见了同样憔悴的女友,他们拥抱了。阿图尔说:“我们回家吧。”这也是影片的最后一句台词。

拉脱维亚是一个小国。民族复杂,信仰混乱。*客们想的是权力,大亨们想的是金钱,而人民付出的是生命和家园。这就是一战。

整部电影无论叙事和画面还是略显粗糙的,但是也可以看出导演是个很有想法的人,还是想致敬这些为大国博弈而白白牺牲的枉死冤*、为民族解放而勇敢前进的民族良心。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气势有了,尤其是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更能从中感受一种悲哀(独立-被大国吞并,再独立就已经是九十年代的事儿了)。

民族是什么?民族与民族国家?民族、尤其是中介民族在大国博弈中如何自处?是成为枪下亡*还是成为大国伥*?抑或是借力打力、纵横捭阖并苟延残喘?

所以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要远远大于其实际内容,一切都交给时间吧!但是要记得,要认识脚踏着的祖辈世世代代站立着的厚重土地,正视自己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昌盛文化。

要正视自己的时而怯懦又时而勇敢的内心,要敢于回望黑白交参混沌互渗的历史,要能立足压力重重的现在,更需要有能力展望扑朔迷离的未来。

声明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