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格雷厄姆艾利森美国须放弃单极世界幻 [复制链接]

1#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在《外交》双月刊3-4月号发表文章称,“单极世界”寿终正寝,“势力范围”理念复活,美国须放弃其他国家会在其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听天由命的幻觉。文章编译如下:

单极世界寿终正寝

冷战结束后,飘飘然的美国决策者宣布地缘政治的一个基本概念过时。美国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描述了“大国不由势力范围定义……不存在恃强凌弱”的新世界,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宣称“美国不承认势力范围”。前国务卿约翰·克里宣告“门罗主义的时代结束”,给美国在西半球圈定势力范围的将近两个世纪画上句号。

今后,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不仅将有所不同,而且会大大削弱。领导人将继续畅谈雄心壮志,但手段渐弱意味着效果渐弱。

单极世界已经寿终正寝,其他国家会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听天由命的幻觉亦随之结束。对美国来说,这就要求接受一个现实:当今世界存在势力范围,而且它们并不全都属于美国。

“势力范围”理念复活

当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之间的力量均势演变成前者占据主导地位时,随之产生的新的力量对比就会投下一片阴影,实际上成为一个“势力范围”。这个词在19世纪初进入外交辞令,但“势力范围”理念从国际关系出现之日起就诞生了。

从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若中国和俄罗斯相对于美国的力量增强,后果肯定不好。叙利亚的近期事态就是未来局势的预演。俄罗斯证明了一个国家可以运用其军事力量违抗美国。当地形势的发展也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流离失所,对邻国和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奥巴马或者后来的特朗普总统是否得出结论认为,这种结果的代价太大,最好派大批美军去叙利亚作战甚至阵亡呢?美国的不作为不言自明。

美应重构盟友关系

说到尽其所能,华盛顿首先应着眼于它的联盟关系和伙伴关系。

这个道理在经济领域最为明显。在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前,该贸易协定承诺把占全球GDP约40%的国家聚集起来,在从关税到国有企业、劳工和环境标准的方方面面奉行同一套规则。得益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努力,TPP现在成为现实——但没有美国参与。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军事领域,但更为复杂。华盛顿需要合作伙伴——但必须是带来的资产多于风险的合作伙伴。遗憾的是,美国目前的盟友没有几个达到这一标准。

美国的联盟体系应该接受一次从零开始的分析:对于从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到拉脱维亚、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的现有每个盟友和伙伴都应该想一想,它为增强美国的安全和福祉做了些什么、带来哪些风险和代价。

战略反思耗时漫长

展望未来,美国决策者将不得不放弃对梦想世界无法实现的渴望,接受势力范围仍是地缘政治核心特征的事实。这种接受难免会是一个漫长、混乱和痛苦的过程。然而,这也可能会带来无限的战略创造力,美国将有机会从根本上反思有关美国国家安全的概念宝库。

当今大多数外交政策制定者对美国在世界上所扮演角色的基本观点形成于美国在冷战中获胜后的25年,而那个世界现已不复存在。因此,人们值得回想一下,如今被尊崇为“智者”的那些人当年花了多长时间才了解他们所面对的世界。所以,美国外交政策界目前普遍存在的混乱不应让人感到惊恐。如果冷战的战略家花了将近五年时间来制定一项基本方略,那么,指望这一代人做得更好就未免过于自负了。

来源:参考消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