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阿富汗已经有40多万人沦为难民,预计这个国家还会有上百万的难民产生,如果日本肯接受的话,不出一年就能彻底解决日本人口负增长、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阿富汗可是有万人的国家,别的没有,难民有的是!
但是日本其实也是个很排外的国家的,日本网友评论美国为什么在阿富汗失败时说:日本从战后的一清二白到现在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是积极进取、勤劳致富、勤俭节约和崇尚科学的国民性决定的,而阿富汗人没有这种国民性,所以美国改造阿富汗的计划才会落空,在当地的统治也很痛苦,反观美国对日本的统治就舒服的不行。
把问题上升到国民性,其实就日本人骨子里的人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导致日本连韩国、琉球和我们都看不起,更别提一无是处还极度迷信的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难民了,目前全球泛滥的难民主要就来自上述四个国家,他们的国民性都不可能让日本满意。
在日本社会有关移民的讨论由来已久,但争议性也很大,东南亚和中韩都是*种人国度,和日本人放在一起也没什么不一样,甚至连文化习俗都是差不多的,但日本对这些国家曾经的残忍侵略也是铁的事实,满大街都是自己的仇人搁谁谁不膈应呢?所以日本对上述国家开放移民时都很小心。
其实日本自己也曾经是个人口输出国,比如今天的夏威夷、巴西都有很多日本人,据不完全统计在巴西境内有万日裔,他们都是日本人口过剩时期逃出去的弱势群体,在海外扎根繁衍生息,如今日本人口仍然有1.27亿左右,这对一个不到38万平方公里的岛国来说已经很多了!言外之意,日本不缺人口,缺的是年轻劳动力!
根据厚生省去年的数据,65岁以上的日本人高达万人,接近总人口的29%,65岁是日本的法定退休年龄,目前正在考虑延长到75岁,但这种延长并不是因为劳动力不足,毕竟产业是可以向人口稠密国家转移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促进就业。比如,日本法律对出租车司机的年龄规定是最高70岁,司机里已经有一半以上都是老年人,退休年龄一再延长也是为了照顾老年人的就业!看到这里不难发现,日本社会不仅不缺人,还面临工作岗位不够的尴尬,主要是缺少适合老年人工作的岗位。
同样是厚生省的数据,65到69岁的日本老人就业率高达48.4%,也就是将近一半的老人加入了打工者的行列,这还不算70岁以上的老人。老年人就业难,年轻人又严重不足,曾经严重的劳务空缺导致日本企业外迁,日本发达的制造业便宜了东南亚国家,比如马来西亚就承接了日本的汽车产业,难民当中年轻劳动力巨多,把他们请入日本能否解决年轻劳动力不足问题呢?
答案是不能,上文已经提到,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四国的难民都是没什么文化素质的人,根本不可能参与到复杂的制造业当中去,就算他们到了日本也只能从事低端服务业,比如东京奥运会期间想留在日本打工的乌干达运动员朱利叶斯·塞奇托莱科,他就算如愿以偿留在日本也只能从事夜场拉皮条的工作,吃技术饭是不可能的,这种低端人才大量涌入不仅不能解决年轻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会夺走日本老年人的工作,进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明显不是日本需要的。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日本老人还要外出就业呢?其实大部分的日本老人都很惨,就算能拿到20万日元左右的退休金,约等于1.2万人民币,这笔钱在我们国家确实可以很享受了,但在日本这个高物价、高消费、高人工成本的国度里,根本不够维持基本的开支。而且,许多60多岁的日本老人还承担着自己长辈和儿女的生活压力,不出去工作就没有出路。
总结一下上文,在日本这个深度老龄化的国度里,缺少的是高端、年轻劳动力,而不是没什么文化素质的无业青年,所以它不可能吸纳中东、北非的难民。
除了日本之外,欧洲也有人口快速减少的国家,比如波罗的海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以及让大家不亦乐乎的法国,甚至还有德国这种在二战中人口大量死亡的国家。欧洲最早鼓励移民的是法国,因为它早在上上个世纪就出现了生育力不足的问题,大量非洲黑人和白人加入移民法国的大*,结果呢?看看今天的马克龙有多难,肤色隔阂、歧视、信仰矛盾等等严重撕裂了法国,马克龙不管做什么都是错的,看不到一点希望。
年,德国带头打开欧盟的边境,吸纳了上百万非洲、中东难民,结果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很有可能在一个多月后的大选中失败,因为难民带来了巨量的犯罪事件,累计有57万阿富汗难民涌入欧洲,欧洲人真的害怕了。早在阿富汗被塔利班占据之前,欧洲诸国就开始讨论遣返阿富汗难民的问题了,并明确声明不希望再有难民进来。
可见,一个国家的人口问题不能指望用难民来解决,大量难民涌入是弊大于利的事情,鼓励生育是唯一可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