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谭雅玲欧元区通胀折射的政策风险与经济矛盾 [复制链接]

1#

作者:谭雅玲,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

今晨市场看到5月欧元区通胀从3-4月的7.5%上涨至8.1%的更高局面,尤其是成员国之间差异悬殊巨大,其中高通胀国家集中东欧地区,如爱沙尼亚20.1%,立陶宛18.5%,拉脱维亚16.4%,对比之下偏低不及欧元区8%以上的马耳他5.6%,法国5.8%,芬兰7.1%。尽管目前欧洲央行信誓旦旦7-9月加息,但面对这种差异产生的远景令人不寒而战。

寒战之一:经济能否吼住?

目前欧元区经济比较向好,这是比较之前2%左右低迷能够达到5%左右是欧元问世以来的高水平,但这种背景与事件关联是重点。一方面是疫情特殊改变了经济逻辑原本,经济低迷并未与过往一样,超乎寻常的欧元区经济并非独特现象,反之全球均是如此,这是理解欧元区脆弱非常重要的逻辑与参数。另一方面是比较关联,即欧元区第一季度经济增长5.0%,反之美国同期为-1.5%,两者之间表面上是欧洲不及美国,实际上则是美国强于欧洲。主要差异就是我们上面所涉及的通胀数据,美国通胀下降存在逻辑主体因素,美元定价是关键,输出通胀是美国竞争战略故纵。反之欧元区通胀上扬存在受制外部,美元定价输入通胀是欧元无奈面对之局。相比较欧元区通胀能源上涨39.2%,视频上涨9.1%,通胀核心指标受到制衡与俄乌冲突有关,外部资源供给的问题与自身石油依赖的事实是形成主动与被动的重点。石油美元化与石油欧洲化正好对标主次逻辑关系之优和之忧差异。美元将石油作为攻击欧元的把柄,其压制与操纵欧元就成为现实,即美元升贬之间欧元稳定上升为主,两者表面上的经济对比与实质上的货币竞争耐人寻味甚至未雨绸缪,美元应对为主存在绞杀欧元的嫌疑,欧元区经济强弱论证需要对标实效,欧元区经济难以支撑是最大风险,石油资源和天然气将引发欧元危机或将难以避免。

寒战之二:*策能否有效?

面对欧元通胀数据,欧洲央行加息鹰派十足,但看看可能性的环境与条件令人难以置信。一方面是央行模式的效率质疑。目前欧元区由欧洲央行,还有成员国各自央行,*策重心难以自主是执行力难点。毕竟欧元区国家都是世界上比较发达的欧洲老牌国家,即使欧元区扩张到东欧,这也属于世界上收入比较高的国家,进而*策主张的自我性比较显赫。欧元区启动之初的合作局面随着差异扩大和分歧严重,欧洲央行*策的分化势必伴随*治、区域以及经济两极分化难以融合,更难谈及合作。上述欧元区通胀指标参差不一,这足以表明面对加息的差异性和分化性局面的两难。通胀不一致的货币紧缩必然难以具有执行力,尤其欧元区成员国权重之差并非依据经济需求,反之权利、资质与份额比较的逻辑必将使得欧央行紧缩有别于美元紧缩,甚至有可能成为美元压制欧元升值的理由和条件,因为美元贬值十分明确,欧元升贬难以论证。另一方面是通胀与经济之间欧元选择哪一个是难题。如果选择通胀为主必然加息压制经济,利率上升不利于刺激经济计划与发展推进。如果选择经济为主必然负利率或低利率是一种手段,但通胀失控将导致欧元区滞涨风险,这比控制通胀更难,经济叠加效益将不利于欧元稳定。因为欧元区经济差异也十分严峻,*策效果制约难以摆脱弊端是目前欧元最大风险隐患与危机可能。

寒战之三:货币能否撑住?

目前市场存在两种倾向,一个是欧元贬值论,欧元对美元汇率平价;另一个是欧元升值论,欧元目前稳定向上姿态明朗。如果透过货币经济学原理,欧元升值是风险,当下欧元偏稳和升值可能并不利于货币支撑与前途,炒作投机性来自美元应对和筹谋是重点。反之欧元贬值论并非是可能,干扰或破坏欧洲央行判断是关键,尤其目前欧元贬值是加剧通胀的推手,更使得欧元区财*更难以驾驭,货币叠加财*失衡将是货币必死之路,这也是目前欧元区短板致命机制所在。所以当前欧元汇率水平是一种假象,毕竟欧元机制与结构风险前所未有的严峻期,市场舆论只谈汇率比较水平,不顾及欧元缺陷与阻力,这并非是欧元货币支撑的信心,反之是颠覆或破坏欧元价值的一种准备与对标攻击意图的策略。包括俄乌事件都是直指欧元软肋,并非是利于欧元正常化或效率化的动能,反之雪上加霜致死命脉的对标十分精准。目前全球货币竞争尖锐性看似美元为核心,但实际欧元比美元更致命,因为消灭欧元就是美元取胜之本,全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