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624554.html与华师相伴四年
在舞台大放异彩
勇敢追梦,无畏前行
在青春飞扬的年华里
一直秉持着心中所爱
热情绽放,向光而生
从未停歇的逐梦者
他们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
“Безтруданевыловишьирыбкуизпруда”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詹晓伶
获奖情况(部分)
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年“永旺杯”第十二届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优秀奖;
年“奔向莫斯科”俄语奥林匹竞赛一等奖
最初,詹晓伶就读于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但对俄语的喜爱却让她毅然做出了要转去俄语专业的决定,而起初对此并不支持的爸爸也在看到女儿为学习俄语所做努力后同意了她的选择。
原为一名理科生却选择了外语专业,詹晓伶并没有觉得自己输在了起跑线上。相反,理科思维会让她更有意识地给自己出一些难题进行解答,还让她习惯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习语言是学习思维”,她对此非常认同,学习俄语让她变得“胆大心细”。在俄语的浸润中,她不仅学到了俄罗斯民族敢于尝试和挑战的“战斗”品格,也因俄语本身对词法句法的高要求而对每个细节都非常注重。讲究方法再加上对俄语的十分热情,厚积薄发的她在大二时获得了“奔向莫斯科”俄语奥林匹竞赛一等奖。
“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所趋,詹晓伶对此有很深的感悟。大三实习的时候,她曾陪同几位俄罗斯人去越秀公园。“当时他们问我五只羊有什么寓意,但当时我并不能完全把整个故事翻译给他们听,有些词汇也不懂如何翻译,我只能做一个笼统的讲解。”这件事情后,詹晓伶决心要做出改变。她主动观看俄罗斯的旅游频道,学习别人是如何介绍景点,积累相关词汇,还翻回曾经的课本,把学过的相关课文反复阅读,做一些相应的练习,以此提高自己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其实并不抽象”,詹晓伶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很多俄罗斯人都对中国历史、文化很感兴趣。“通过俄语与他们进行交流是帮助我国优秀文化‘走出去’的良好契机。”另一方面,她认为外语人才在国际交流过程中需用流利的外语、自信的心态、大方的举止来讲述“中国故事”,积极主动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詹晓伶希望自己未来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其中,搭建起中俄友好往来的“语言桥”。回顾在母校的学习生涯时,她用这样一句俄语深情总结——Безтруданевыловишьирыбкуизпруд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天道酬勤,恒者能胜”
体育科学学院叶洁滢
获奖情况(部分)
年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女子乙组杨式太极拳第五名;
年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套路女子乙A组自选太极拳第一名;
-学年华南师范大学一等奖学金
“兴趣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很喜欢运动,很享受、珍惜每一次上专业技能课的机会。”说起体育时,叶洁滢的内心总会洋溢着十足的幸福感。在专业技能课上,她能学到新的技能,并且在每次课上进行的比赛训练中得到强化。对她来说,练习体育的过程充满着挑战,在此之间,她能不断地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对田径充满热爱的叶洁滢,一直秉持着初心在这条道路上不停息地奔跑着。从小学起,她开始进入学校的田径队,在训练和比赛中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逐渐爱上了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与伙伴之间相互鼓励与支持的感觉。这份热爱让她坚定了自己要走体育发展的道路,也让她一路圆梦走入了华师这个大家庭。
追梦的路上总会有筋疲力尽的时候,特别是在比赛场上,她也曾感到格外疲惫,甚至对自己产生过怀疑。“但是在听到队友为我呐喊加油的那一瞬间,那些鼓励的话语就像一支强心针,让我浑身充满力量,感到信心百倍。”回想起年参加广东省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的经历,她在第一场比赛时因为小失误而导致了自己的排名暂列最后。当晚她就开始怀疑自己,既失望又沮丧。然而教练和队友们在察觉到她情绪不对时都纷纷过来安慰,帮她分析存在的问题。这不仅让她获得走出低谷的动力,更在第二天的比赛里完成了从最后一名到第一名的漂亮逆袭。在她看来,这一路上取得的成就,不仅归功于自己的努力,也源于教练和队友们的陪伴支持,团队的力量让她每一步都走得稳妥而自信。
谈到武术,叶洁滢更是兴奋。大一入学因为武术队招新进入了武术队,刚开始她对武术的了解不多。但是后来经过训练学习,她对武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爱上了这个项目。“从零开始训练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是在队友老师的带领下慢慢领悟的。特别让人兴奋的是有时候一个动作总是练不好,但是休息了一天,第二天突然之间好像开窍了就练好了。”怀揣着对武术的热爱,叶洁滢希望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未来可以被更多人看见,“我希望更多人能够亲身体会它,了解它,并参与到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武术的魅力所在,让我们的武术文化发光发热。”
叶洁滢对于体育的热爱从未停息,“因为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所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一定会坚持到底,我相信努力付出就会有收获。”在未来,她仍然会一直坚持所爱,自信起跑,一路追逐。
“去经历吧,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音乐学院符梅凤
获奖情况(部分)
年哥德堡世界合唱大奖赛获五项金奖,赛中担任领唱;
年第九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比赛获综合师范院校歌剧咏叹调优秀奖;
年第六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展演获综合师范院校美声组优秀奖
“22年来,一直都是音乐伴随我成长,成为现在的我。”谈到音乐给自己带来的改变,符梅凤认为,音乐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经过多年的学习,她逐渐成为那个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乐观向上的自己。
“不知不觉间,今年已经是我学习音乐的第九个年头了。”符梅凤从小就热爱唱歌,每天下午都要唱家庭ktv。初中,她开始跟随学校的音乐老师系统地学习声乐。起初她喜欢唱流行音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美声、民族唱法,只是一心跟着老师学习。“但是当我的歌单逐渐从丁当变成宋祖英,我就已经迷上了专业类的曲子。”每周除了上声乐课的那天,符梅凤都坚持放学后在电子琴课室练习到天黑。这些努力为她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直到以特长生身份考上省重点高中,她的声乐道路变得更加明确。
上大学后,符梅凤通过选拔加入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比赛经历是年的拉脱维亚之行,那是她首次参加国际类的合唱比赛。“我们是凌晨出发的飞机,但是我和团友们都激动得一夜没睡。”但是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行程后,睡眠不足加上出发前一周高强度的集训,她和好几个团员都开始发烧了。但是第二日晚上合唱团需要参加大奖赛的开幕式表演,而她则担任重要的领唱部分。“当时我嗓子发炎,状态极差,几乎失声。做梦都希望奇迹发生,能顺利完成演出。”
符梅凤昏睡了一夜,幸好有团友悉心照顾,第二日状态有了好转。“指挥组织排练时,我尝试开声,发现居然可以唱了。晚上的开幕式也顺利完成了。那时我才明白心态的重要性,面对困难要从容不迫。”
“我一直很幸运,在每个阶段的声乐学习都能遇到指明前进方向的好导师。”让符梅凤感触最深的是大二学习声乐时出现的瓶颈期。因为总找不到演唱的状态,她变得非常消极,对自己感到失望。“我曾考虑过离开合唱团,专心声乐练习。但是与老师谈话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又坚持下来了。”这一学年也成为了她决定读研与坚定读研的一年。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瓶颈期,但是于符梅凤而言,“我很幸运,在迷茫过后,我终于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加入合唱团成为了符梅凤大学四年最为丰富的经历,她也在过程中收获合唱专业技能、突破国界的音乐交流机会、集体荣誉带来的感动。“我们一起歌唱,了解作曲家内心故事,用情用心的歌唱打动着观众感动着自己,或许这就是合唱的魅力——一群人一同经历,一同感动加倍。”
“努力才是捷径”
美术学院(师范)余乐
获奖情况(部分)
年全国高校大学生思*课艺术作品主题创作展一等奖;
年中国(广州)国际艺术教育展一等奖;
年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美术组)二等奖
兴趣源于每天的相处。起初,余乐对美术专业还没有太大兴趣。进入大学后,她发现了美术具有极广的包含度,接触到了它在许多板块的设计应用,也逐渐地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余乐喜欢偏装饰性的工笔画和漆画——慢慢染成一幅工笔画时内心的平静感,运用各种材料构成漆画时的奇妙感,这都令她十分着迷,特别是在安静的环境中寻找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主题创作,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融入作品里。“只有面对真正感兴趣的事物,才会有完成创作的耐心。”余乐认为,创作思路和灵感可以来源于写生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可以是一些常见却细微的事物,比如物体间的构成角度。“门与墙之间,或者一些光影效果都会给创作带来一些灵感。”
余乐不仅在美术画板上坚持下苦工,还在篮球场上挥洒过努力的汗水。因为个子较高,且高二时曾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的称号,余乐在大学时加入了校篮球队。篮球对于她来说不只是一项兴趣,其中还交织着多种感情。“我很喜欢打篮球时的集体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可以结交朋友、锻炼身体、疏解压力。”
在余乐看来,学习从来没有捷径,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实践、多创作,通过实践不断试错,学到创作的技巧,从总结中获得自我提升。“努力专注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这样你肯定会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标。”
“坚定热爱,个性发展”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彭海亮
获奖情况(部分)
年哥德堡世界合唱大奖赛GP2组、O2组、O6组金奖;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年华南师范大学创新奖特等奖
“从读小学开始我就渴望参加合唱团了,但因为声音沙哑而多次被拒之门外;到了中学,学校没有设置合唱团,于是我把这份遗憾带到了大学。”幸运的是,在大一的时候,彭海亮成功加入了物电合唱团,后来更是随学校合唱团走向了世界舞台。
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校合唱团(以下简称合唱团)向非音乐学院的同学抛出了橄榄枝,而彼时彭海亮的心里却开始纠结,留任院学生会主席团的事务已经较为繁重了,他担心再加入合唱团难以兼顾学业。然而最终,他还是下定了决心:既然已经遗憾了那么多年,现在有更宽更广的平台,为什么不去试一下、冲一下呢?回忆起当时的经历,他不由感慨,“现在看来,当初的选择完全正确!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学业、合唱团、学生工作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谈到最难忘的一次比赛经历,他毫不犹豫地说起了年哥德堡世界合唱大奖赛。这是一次海外的比赛,他们经历16个小时的长途飞行,远征瑞典哥德堡。“从开始集训到出发,我们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去训练筹备,克服了期末备考、暑假集训、长途飞行、时差等难关,最后获得了五项金奖。”
其间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GP2组的比赛,轮到合唱团上场已是当地时间晚上9点(北京时间凌晨3点),在时差反应还未消去的情况下,合唱团要完成五首作品,这对于成员的体力、意志、团队凝聚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当最后一首歌演绎完毕,全场起立为我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家都觉得这三个月的艰辛准备值得了,最终我们队伍获得了GP2组别的金奖。”当五星红旗飘扬在哥德堡上空,国歌回荡在竞技场时,他们都非常激动,“这不仅是华师的荣誉,更为中国争光!”
“我觉得在大学就是要充分培养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在彭海亮看来,学业固然重要,但课外的时间也不应虚度光阴,要善于抓住各种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既要怀揣理想,也要看清现实,不要得过且过,要脚踏实地、主动地迎接每一个挑战。功到即成,勿念勿悲!”
长路漫漫,未来可期
希望每一位华师学子
都能永葆初心
在披荆斩棘中开天辟地
在人生的舞台乘风破浪
图片:受访者提供
采访:洪毓敏*芷珊庞敏琪郭梓泳吴婧童
文案:郑楷纯邓璐璇
编辑:程洁
责任编辑:万宗节莫梓峰梁凤玲洪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