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恩霆整理
欧盟委员会11日再次下调对欧元区的经济预测,预计欧盟、欧元区和大多数成员国将在年第四季度陷入经济衰退。尽管预计年春季经济将出现复苏,但预计欧元区年经济增长率将仅为0.3%,而此前的预期为1.4%。与此同时,由于能源价格飙升,欧盟委员会预计年的通胀率将达到6.1%,而此前的预测为4%。不过,欧盟委员会预计物价涨幅将在今年底达到峰值后出现回落,预计欧元区今年全年的通胀率将达到8.5%,高于此前估计的7.6%。
这是在德国法兰克福拍摄的欧元雕塑。(新华社)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11月8日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推动欧洲经济复苏的力量已基本消退,乌克兰危机造成的冲击占据上风。受此影响,欧洲经济的增长前景比此前公布的经济预测数据更弱,而通胀则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
此前一天,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真蒂洛尼也表示,受能源危机和高通胀影响,欧元区经济正在放缓,预计今年冬季将出现萎缩。欧元集团主席多诺霍也指出,既要降低通胀,又要支持脆弱的家庭以及欧元区的国际竞争力,这之间需要权衡。
欧盟委员会11日发布报告,预计年欧盟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3%,欧元区增长3.2%,年欧盟和欧元区GDP均增长0.3%。报告说,欧盟、欧元区和大多数成员国经济预计在今年四季度陷入衰退,明年一季度经济活动将继续萎缩。
11月11日,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真蒂洛尼经济预测报告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
而欧盟统计局10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今年三季度欧元区和欧盟GDP环比均仅增长0.2%。其中,比利时、拉脱维亚和奥地利经济已经出现环比萎缩。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这是欧盟经济的一个转折点。
德国联合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措伊纳表示,GDP数据及其他经济指标都表明,欧洲经济在今年夏天就明显失去了动力。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的分析报告指出,目前不是经济是否会衰退的问题,而是衰退会有多严重的问题。
与此同时,欧元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飙升,10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10.7%,再创历史新高。欧元区19个成员国中有11个通胀率达到两位数,其中波罗的海三国的通胀率均超过20%。
电费、燃气费及食品开销增加严重削弱了民众消费能力。意大利中小企业联合会10月24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8%的受访者打算在年底前减少消费,39%打算减少“过度消费”,29%打算削减所有支出。另外,49%的受访者决定减少为亲友购买节日礼物的开支,这可能导致商家在年底前损失50亿欧元收入。意大利中央统计局10月的报告显示,意大利四分之一人口面临贫困或社会排斥风险。
这是8月26日在波兰波格丹卡拍摄的一处煤矿。(新华社)
在波兰,煤电约占电力供应的70%,对进口煤炭依赖较大。波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年该国进口硬煤中,75%来自俄罗斯。然而,今年波兰追随美国对俄实施“禁煤令”,4月起停止进口俄罗斯的煤炭,比欧盟实施该项禁令还早。这加剧了能源供应短缺,目前波兰煤炭价格已飙升至去年同期的4倍以上,全年电价预计上涨24%。有调查显示,大约60%的波兰家庭没有足够的取暖燃料过冬。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欧盟面包价格同比上涨近19%。其中,匈牙利面包价格同比上涨76.9%,涨幅居欧盟国家之首。匈牙利政府8月修改了实施多年的能源补贴政策,要求企业必须以市场价格支付天然气和电费。如果普通家庭的用电、用气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要以市场价格支付超出部分。而匈牙利的电价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天然气价格更是上涨了7倍。
10月27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
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激进加息影响下,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今年7月13日,欧元对美元汇率盘中短暂跌破1比1,这是自年12月以来的首次。后来,欧元几度跌破对美元平价,9月欧元对美元汇率创下20年新低,进一步加剧欧元区通胀压力。
为此,欧洲央行10月27日又大幅加息75个基点。这是欧洲央行今年第三次加息,也创下欧洲央行历史上最大幅度的两次连续加息。今年以来,欧洲央行已累计加息个基点。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重申对抗高通胀的决心,表示未来可能继续加息。她说,由于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无法在短时间内对通胀产生直接影响。如果能源和食品等价格持续上涨,欧元区通胀涨幅也可能高于预期。
德国工商联合会外贸事务主管特赖尔说,虽然欧洲央行的政策未必能完全遏制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但如果不加息,欧元对美元汇率将更加疲软,导致能源等进口商品价格更贵。
这是在德国法兰克福拍摄的欧元雕塑。(新华社)
分析人士担心,欧洲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不但难以在短期内遏制通胀,还会加大经济衰退压力。拉加德也承认,欧元区经济衰退已有迹可循,可能在今年底至明年初进一步加剧。
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弗拉茨舍尔表示,尽管欧洲央行做出许多努力,但通胀率无法迅速下降,央行正在保持通胀预期稳定和防止欧元区衰退加重之间艰难权衡。
面对今年三季度疲弱的经济数据,欧洲央行的操作空间再次受到挤压。荷兰国际集团欧元区高级经济学家科莱恩表示,随着经济形势走弱,预计欧洲央行下次加息幅度将缩小为50个基点。
欧洲政策中心政策分析师劳斯贝格表示,随着美元走强,欧盟进口商品,尤其是进口量巨大、以美元计价的关键原材料价格将变得更高,这可能进一步推升欧盟的通胀水平。德国德卡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卡特尔预测,高通胀率将在明年能源价格回落时有所下降,但长期通胀或将持续困扰欧洲。
这是希腊雷维苏萨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内的设施。(新华社)
随着乌克兰危机升级,欧洲不得不依靠从美国、中东等地船运液化天然气来维持供电和家庭取暖,天然气和电价暴涨迫使不少能源密集型企业减产甚至停产。行业数据显示,9月共有87艘货船装载液化天然气从美国港口出发,70%的目的地是欧洲。按照测算,8月欧洲天然气价格高点时,单次运输一船液化天然气就可净赚1亿至2亿美元。
面对能源危机,欧洲钢铁、玻璃、造纸、化肥等行业遭受冲击尤为严重。据估算,欧洲粗钢产能过去数月闲置率接近10%,铝和锌的生产减少约50%,化肥行业产能削减约70%。
据路透社本月初报道,欧洲10月工业活动下降至年5月以来的最弱水平,显示欧洲可能正走向衰退。国际能源署估计,欧洲工业今年三季度的天然气需求同比下滑25%。一些分析师认为,这一降幅是大规模停工的结果,单靠节能无法实现。
10月28日,消费者在德国柏林一家超市选购商品。(新华社)
德国工商大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工业强国德国,逾四分之一化工企业、16%的汽车企业因能源成本高涨而削被迫减产;17%的汽车企业计划把部分生产迁至国外。德国工商大会总经理万斯莱本说,减产最明显的企业是化学制品和金属等能源密集型中间产品的生产商。
欧洲化学工业协会说,欧洲迄今首次成为化学制品净进口方。过去12个月,欧盟国家铝产量“腰斩”,减少万吨。来自欧洲有色金属协会的赫伦说,重启一座铝冶炼厂的成本高达4亿欧元,鉴于欧洲经济前景不明,重启几乎不可能。赫伦说:“从历史上看,每当出现这类暂时关闭,其结果就是永久关闭。”而路透社汇总的贸易数据显示,欧盟全部9座锌冶炼厂都已减产或停产。
德国安联贸易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欧洲能源密集型企业遭受沉重打击。如果能源危机加剧,明年欧洲企业破产率或将高达25%。
欧洲工业数十年来一直在把生产转移到劳动力相对廉价的地方,以降低成本,而能源危机加剧了这种外流。“如果能源价格保持高位,欧洲部分工业会变得缺乏结构性竞争力,”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分析师克拉尔说,“工厂将关闭并迁至美国,那里页岩油气资源丰富而且便宜。”
这是11月1日在德国首都柏林拍摄的一户居民储存的木柴。(新华社)
路透社分析认为,欧洲能源密集型行业,如铝、化肥和化学制品行业,可能会有企业将生产永久迁移至能源价格优势地区。尽管欧洲今年10月天气异常温暖,预计冬季不会太冷,能源价格有望回落,但企业在欧洲的天然气使用成本仍是它们在美国的约5倍。
印度塔塔化工欧洲公司总经理阿什克罗夫特说:“如果这是结构性变化,而且天然气价格保持高位的情况持续3到4年,实际风险是工业投资会流向其他能源价格较低的地方。”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称,此次能源危机堪比上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指出,欧洲在大规模能源危机下正“缓慢失血、濒临死亡”。
(资料来源:新华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