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俄罗斯平头哥假肢作战,独战百名车臣叛 [复制链接]

1#
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d141olg/

持续了近两个月的俄乌冲突仍然在东欧不断地发酵着。

有消息称,在四月份,俄乌双方将要针对顿巴斯地区问题进行决一胜负了。

而目前在这一地区的活动的一个军事组织,它的名字曾经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撼。

那就是不久前被普京派遣到前线的车臣武装部队。

列别德

提起车臣,不得不说到当初的两次车臣战争。

在与俄罗斯交手的时候,车臣虽然实力微弱,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让俄军在战场中吃尽了苦头。最终靠着“狠人”普京的铁腕手段,才终于将其镇压下去。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勇猛的群体,却曾经有一个令他们极其畏惧的民族。

那就是“战斗民族”哥萨克。

虽然俄军当初在战场上屡屡吃瘪,但是由哥萨克组成的部队,却总能以少胜多反将车臣部队压制住。

其中,更是有一名哥萨克战士,曾“以一敌百”,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下,凭借一己之力将战友的遗体救出。

阿纳托利·列别德

这一事迹让普京都感到震撼。

“哥萨克”的后裔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生活着这么一个物种。那就是蜜獾。

因为蜜獾头部宽阔,头顶长着一撮厚厚的毛,这让网友们给它取了个十分形象的别名:“平头哥”。

别看“平头哥”这个外号听上去有些亲切接地气,但是在野外艰难的生存环境中,这群“平头哥”可是一点都不和蔼。

其主要分布于非洲、西亚及南亚的大草原之中。生性凶猛,生存力强,甚至还具有同类相残的现象,幼崽存活率仅50%。

这种生猛残酷的天性,也让“平头哥”靠着小小的体型,却能够在强敌环伺的非洲大草原中“称霸一方”。

非洲“平头哥”

这也让它们能够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

而在俄罗斯,有一个士兵,他的作战风格甚至比“平头哥”还要勇猛百倍。

寻常人在得知要打仗的时候,一定会有所忌惮,心中总会不自觉地产生一些畏惧。

但是这个堪比“平头哥”的猛人,却总是会“闻战而喜”,一踏入战场之上就会热血沸腾、异常激动,毫无恐惧之感。

仿佛他天生就是为了战争而生存的一样。

他,就是俄罗斯的基层军官——阿纳托利·列别德。

年8月,阿纳托利·列别德出生在苏联波罗的海沿岸拉脱维亚的一户平民家庭之中。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自身是平民家庭,但是在列别德一家的血脉之中,传承着“尚武”的文化。

因为他们一家的祖先,正是曾经让整个东欧胆寒的“哥萨克”。

或许正是体内的哥萨克血统,列别德从小就十分爱动,性格也比较胆大。

10岁那一年,列别德带领着周围的孩子们,擅自翻越出了学校的高墙,跑到了附近的河边游玩。

从来没有学过游泳的列别德,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扑通”一声跳下水中,差点溺死在河里。

幸好旁边的路人及时发现将他救了上来,要不然他幼小的生命很有可能会终结在那一刻。

回到家以后,列别德的父亲将他狠揍了一顿,甚至连木棍都给打断了。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在当天晚上哭完之后,第二天列别德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依旧是我行我素。

到了中学时期,列别德告诉父亲,自己不想考大学,只想毕业以后去部队参军。

但是列别德的父亲并没有同意儿子的这个请求。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名退役的老兵,曾经也在尸山血海的战场之中出生入死,知道那里有多么的残酷。

而且那个时候,苏联还正处在国家实力的巅峰期。

在军事上面并没有太大的威胁,不需要兵力的补充,去了部队以后不会有一个很好的出路。

相反,当时整个国家正在全力发展工业。如果能够成为一名技术型人员,未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前途。

于是,在16岁这一年,列别德被父亲送进了当地的一所建筑学校当中,学习建筑学。

空降军时期的列别德

之后的三年,列别德一直在这所建筑学校里学习。

但是,天性好动的他,又怎么可能会甘心沉浸在一方书桌之上。

在建筑学校的三年里,列别德从来没有认真听过一节课,那些建筑学书籍也被他扔到了卧室里的角落之中,上面布满了厚厚的一层灰尘。

相反,在枯燥的时候,列别德经常会去附近的报社,购买两本军事杂志来看。这反而让他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掌握了大量的军事知识。

眼看自己的儿子实在是没什么兴趣往工程师这方面走,一心想要扎根部队。

图片来自网络

列别德的父亲只好答应了儿子一直以来的夙愿,同意了他前去参加招兵活动。

初入部队就展示天赋

年,19岁的列别德正式踏进了部队的大门。这也意味着,他之后的人生道路将被彻底改变。

在进入新兵训练的时候,列别德就展现出来了他身为哥萨克后裔的天赋。

不论是面对着教官什么样的训练要求,列别德都能应付得游刃有余。一天下来之后,其他的战友都被高强度的训练累得浑身疲惫之时,列别德却仍然是生龙活虎,仿佛这些训练对他来说只是热身罢了。

列别德

列别德优越的身体素质和吃苦耐劳的品格也让他得到了教官的注意,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此期间发现了列别德身上的另一个优势。

那就是他有着极其稳定的平衡感。

于是,在从新兵营完成为期3个月的训练以后,在教官的一致推荐下,列别德被分到了苏联王牌空降兵部队。

在成为空降兵以后,列别德并没有让自己放松,反而是更加刻苦地训练,第一次参加演习任务,就带着所在的小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没过多久,他就被部队推荐去参加军校的入校考试。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在小时候列别德极其不愿意学习,但是由于在建筑学校的三年里看了大量的军事杂志,那时候吸取到的军事知识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在考试中,几乎每一道题列别德都能够对答如流。

于是凭借着考场上的出色发挥,列别德考进了罗蒙诺索夫军事航空技术学院,成为了一名基层军官。

不过,虽然自己在从军路上已经算得上小有所成。但是在列别德的心中,仍然有一个强烈的愿景——征战沙场,报效国家。

而他的这个愿望,很快就到来了。

在罗蒙诺索夫军事航空技术学院里学习了三年之后,年,列别德正式从这里毕业。

而这个时候,持续了七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也已走向了尾声。

图片来自网络

遍布狼烟的战场之上,士兵们早就已经打得精疲力竭,想要后续的部队前来收拾残局了。

在这种情形下,列别德被苏联军方派遣到了阿富汗。

本以为强大的苏军会在战场上将对手打得落花流水,然而到了地方以后,列别德才发现,这里的情况与他想得大不相同。

在战场之上,苏联军队的进攻遇到了严重的阻碍,不仅被敌人拖入到了日旷持久相互拉扯的泥潭之中,还经常被阿富汗军队的战术戏耍,导致增加了大量没有意义的伤亡。

时间一长,苏联军队的士兵们很多都失去了战斗意志,丝毫没有了战斗的信念。

图片来自网络

甚至还经常出现三更半夜士兵成群结队逃跑的事情。

这让部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到了战场以后,列别德的任务是直升机武装小队的驾驶员和维修师,这个小队不仅要执行进攻的任务,还要经常出去在空中对敌方进行侦查。

这大大增加了危险程度。

几乎是每隔三五天,小队就会遭遇一次武装袭击,小队中也出现过直升机被击落、机组人员当场牺牲的事情。

在一次执行侦查任务时,列别德所驾驶的直升机同样也是被敌军发现,然后使用手持火箭筒向其发射了两枚导弹。

年轻时的列别德

看着导弹带着长长的尾巴冲着自己飞过来,列别德连忙拉起操纵杆,使飞机迅速上升,得以躲过一劫。

如果说阿富汗战争只是让列别德“热身”而已,那么车臣战争的的到来,就是真正让列别德体内的战场细胞彻底觉醒了。

“以一敌百”的战斗英雄

在苏联解体以后,由于大裁军,列别德只能从部队中推移,回到了老家,凭借着在部队中所掌握的技术,进了一家工厂做了一名高级维修师。

但是尝过了厮杀滋味的猛兽,又怎么可能会在动物园中知足。

在退役以后,列别德根本过不惯寻常的日子,每天都绞尽脑汁等待着机会,想要重新回到军队当中。

图片来自网络

终于,一个人的上台,让列别德看到了机会。

年,普京从叶利钦的手中掌握了俄罗斯的大权。

在刚一登台,普京就发动了6万俄军,前往车臣地区,剿灭那里的发动分裂势力。与此同时,为了不再犯下第一次车臣战争轻敌的错误。普京还大量招募曾经的苏联老兵,希望他们能够加入进来一同战斗。

这给了列别德回到军队中的机会。

在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列别德在塔吉克斯坦地区将曾经的一众战友组织了起来,成立了民兵武装部队,前往了车臣战场。

时隔十年,重新回到了战场之中的列别德非常兴奋,曾在空军部队任职的他,竟然主动扛起了火箭筒和机关枪,将自己转化成了一名陆军战士。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自己的小队只有15个人,但是由于这些人都是苏联时期的老兵,作战经验极其丰富。他们经常能够在车臣武装警惕性放松的时候突然冲出来给予其致命的打击。

甚至有时候,在伴行的俄军难以攻破敌人防线时,也是列别德的小队,深入敌后,搅乱敌军部署,让俄军有机可趁。

不了解情形的俄军,有许多人甚至将列别德他们当做是联邦秘密培养的特种部队。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在一次巷战之中的侦查任务时,由于缺乏战场地图,列别德一行人落入到了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列别德

要知道,车臣武装最擅长的就是打巷战。在将列别德一行人包围以后,数百名敌人立刻集中火力,朝着列别德他们发动攻击。

一瞬间,成千上万发子弹和数十发炮弹全部打在了小队藏身的小楼之中。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小队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半。

眼看身边仅仅只剩下了5、6名满身伤痕、失去战斗力的战友。

列别德知道,想要从中突围只能是靠自己了。

于是,他找了一处隐秘的下水道,背着一挺机枪,从中绕到了敌军的身后。

第二次车臣战争

趁着敌军不注意,突然从中杀出,一边大吼着谩骂的声音,一边用机枪向敌人不断地进行扫射。

由于列别德的身上受了几处伤,汗水和鲜血浸湿了他的衣服,布满了他的脸颊。

再加上由于愤怒而狰狞的五官,当时的列别德就像一个来自地狱的战士一样站在车臣人面前,对着他们喷射着代表死亡的火焰。

这让更毫无防备的车臣军队吓破了胆,纷纷开始向周围撤退,包围的阵型一瞬间被打乱了。

正所谓趁其病要其命,列别德虽然早已经战得上头,但还未完全丧失理智。

列别德

在车臣军队撤退的同时,他又摘下腰间别的两颗手榴弹,向敌群扔了过去。

“轰隆”两声,鲜血和残肢断臂从敌人的阵营当中分散而出。这让车臣仍更加恐慌,失去了继续作战的意志,向着远处的建筑开始溃逃。

这个时候正好俄军也进攻到了这里,于是立刻对列别德进行支援。在双方的夹击之下,这几百名车臣武装,最终反被消灭了大半,只有一小部分人逃到了深山之中。

这次的事迹在军队当中广为流传,也让列别德成为了俄军里的战斗英雄。

就连普京听说此事以后,也表示对列别德勇敢顽强的战斗意志表示由衷的钦佩。更是为其奉上了中校军衔,将其正式聘用进俄罗斯将军队当中。

列别德之后的生涯也一直活跃在了部队里。

普京

年,在一次执行反恐任务中,列别德不小心踩到了敌人的反步兵地雷。

猛烈的爆炸让他失去了自己的左腿。从此以后,列别德成为了一个残疾军人。

这个时候,部队劝他退役回家,安心养伤。但是早就习惯了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列别德又怎会就此颓废掉。

在给自己安上假肢以后,列别德仍然是不顾劝阻待在一线部队当中。甚至在之后的行动里,凭借着只能一条腿走路,一个人将三名恐怖分子击毙,在他的功劳簿上又增加了一处传奇经历。

一直到年,当时已经年近50岁的列别德,在拉脱维亚出门散步的时候,却被一辆失控的大货车迎面撞上,最终不幸伤重去世。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几十年,饱受了枪林弹雨却总能险象环生的战斗英雄,最终却因为这样的方式离开了人世,实在是让人十分惋惜。

在他去世以后,俄军将他的遗骸迁入到了烈士陵园之中,让群众和士兵们能够永远地怀念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