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战中的那些事儿,波罗的海三国是如何被苏 [复制链接]

1#
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

上一期说的是在捍卫主权独立的斗争当中,芬兰是胜利者。躲开了这个苏联的魔爪。但是芬兰的三个邻居,波罗的海沿岸三国没能逃过被侵吞的命运。年8月23号,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被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9月28号,苏德两国签订友好和边界条约,立陶宛也被苏联的魔爪笼罩。苏联从德国那获得了承诺之后,立刻着手兼并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对两个强盗恶林的接近极为担忧。当时纳粹德国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到莫斯科签订条约仪式,引起了各界的警惕,害怕苏德勾结瓜分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所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赶忙否认跟德国有瓜分势力范围的任何协议。

我们不是瓜分,我们是帮助并且着手与波罗的海国家签订互助条约,要求获得军队的进驻权

这有点跟大东亚共荣是一个意思。9月19号,苏联借口波兰的鹰号潜艇事件向爱沙尼亚施加压力,声称苏联将不承认爱沙尼亚对其沿海水域拥有主权,它的安全要由苏联来保卫。

鹰号潜艇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这个一艘叫鹰号的波兰潜艇,因为一点意外的原因停泊到了塔林港。由于波兰是交战国,你停靠中立国的港口,是要被解除武装的,但是波兰水兵比较横,趁着这个戒备松懈夺铤而逃,还劫持了两个爱沙尼亚水兵。苏联就以此为借口,9月19号,苏联外长莫勒托夫紧急召见爱沙尼亚驻莫斯科大使,正式向爱沙尼亚发出召回,并且提出

由于爱沙尼亚当局不恪守中立立场,帮助波兰潜艇逃逸,因此苏联海军将进入爱沙尼亚海域搜寻波兰潜艇。

就在当天晚上蓄谋已久的苏联就派遣军舰进入爱沙尼亚海域巡逻,九架苏联飞机也沿着塔林海岸低空飞行。由于当时局势非常紧张,所以爱沙尼亚当局并没有采取任何反制措施,就在苏联陈兵爱沙尼亚边境之际,莫勒托夫美其名曰,邀请爱沙尼亚外交部长谢利吉尔前往莫斯科洽谈最后的解决办法。他见到爱沙尼亚外长之后,直言不讳。

爱沙尼亚政府没有能力管理国家,你们由此产生的后果,严重了威胁的苏联的安全,所以你管不了,作为你们友好和平的近邻苏联应该替你们管。爱沙尼亚政府协助波兰水兵修理潜艇,并且提供了补给弹药和燃油,最终帮助波兰潜艇逃离塔林。致使隐秘在大海中的潜艇威胁了苏联船只的安全。

随后莫勒托夫趁热打铁,要求这位外长给爱沙尼亚总统或者内阁部长打电话,向他们陈述当前的利害关系,并且建议他们接受两国的互助条约。莫斯科当局为了迫使爱沙尼亚政府就范,不断派飞机在爱沙尼亚领空示威。9月26号,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西洛夫命令苏军立刻开始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边界集结兵力,并且在9月29号完成这一行动。要求列宁格勒军区对爱沙尼亚实施强大而坚决的突击。在苏联军队的强大压力下,9月27号,爱沙尼亚政府决定接受缔约的建议,外长奉命再次飞赴莫斯科。谈判过程当中,苏联又以保卫苏联在爱沙尼亚港口的海军基地和保证爱沙尼亚安定为由,向爱沙尼亚政府提出驻军人的新要求,并且要求爱沙尼亚方面立刻作出答复。

爱沙尼亚政府经受不住苏联步步紧逼,接受了苏联提出的所有要求。双方在9月28号,也就是《苏德边界和友好条约》签订的那一天,订立了《苏爱互助条约》以及秘密协定书。但是秘密协定书对苏联驻军的人数和时机做了明确的规定。入驻需要在欧洲战争期间人数不得超过人。苏联成功的迫使一个主权国家签订了类似《辛丑条约》般的不平等条约。

苏爱所谓互助条约签署之后,苏联马上把目光转向拉脱维亚。10月1号,莫斯科当局建议拉脱维亚政府就两国关系进行磋商。拉脱维亚考虑到苏德、苏爱条约的签订,对东欧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原则上同意跟苏联签约。第二天,拉多维亚外长赶赴莫斯科,在《苏爱互助条约》的模式基础上开始谈判。莫勒托夫说

如果你们同意这个意见,那么我们就能够确定原则了,我们就是需要在不冻海岸建立基地这一个小小的要求。

斯大林当时说

我们想谈谈机场和军事防御问题,我们不会触动你们的宪法机构、部委或者外交财政政策以及经济制度。我们的要求是由于德国与英法作战产生的。跟你们没关系

拉脱维亚代表团表示,总的来说,这是走向友好的一步。但是有可能导致苏联对拉脱维亚的控制。而且在苏联驻军人数上,苏联提出是5万人,要求过高,我们接待能力有限,我方需要慎重考虑。但其实对于莫斯科当局的狼子野心,三国都心知肚明。10月3号谈判继续进行,拉脱维亚代表团表示很难将苏联提供的条约草案给政府看,而且没法向人民交代。拉脱维亚外长说,条约将被理解为建立某种保护关系,对于爱好自由的人民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更何况拉脱维亚目前完全足以保证本国的安全和间接的保证对苏联的安全。代表团还反对苏联在拉脱维亚建立军事基地,并且坚持要求把苏联驻军限制在2万人以下。以不超过拉军的人数,进驻的时间也只适用于目前欧战期间。一旦欧战结束,苏军就要撤回国。莫洛托夫断然拒绝了拉脱维亚代表团的建议,声称你们的建议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你考虑一下局势吧。斯大林接着说了

你们应该从最坏的形式来考虑,你们不信任我们,而我们也不信任你们。你们以为我们想侵占你们,我们本来可以现在就直接这样做,但我们并没有这样做。

经过持续紧张激烈的争论,更多是威胁双方签订了互助条约。条约内容与《苏爱互助条约》类似,苏爱、苏拉条约一签就该轮到立陶宛了。根据苏德秘密协定,立陶宛本来是德国势力范围。9月28号,《苏德友好和边界条约》又把它列入苏联势力范围。30号,莫勒托夫召见立陶宛驻莫斯科公使,要求谈判两国关系。到了10月3号,斯大林提出以苏拉、苏爱条约为蓝本,邀请立陶宛外长到莫斯科谈判签订一个互助条约。条约有效期20年,战时苏联驻军5万人。立陶宛外长说,你这个条约实际上就是对我们的占领。但是斯大林说

苏联无意威胁立陶宛独立,相反驻军是对立陶宛的真正保障是吧。如果立陶宛拒绝,那么将破坏即将建成的防御体系。

因此在苏联压力下,立陶宛外长只能让步,但是也要求苏联驻军人数缩减到人以下,只能驻扎在维尔诺地区,斯大林断然拒绝,提出苏联驻军人数不能少于人,要不然保护力度不大。谈完苏联的要求之后,立陶宛代表团就苏军进驻时机的问题提出了新建议,苏方却变本加厉的利用已经被苏联控制的维尔诺地区对立陶宛人施加压力。莫洛托夫威胁说

苏联政府不可能使维尔诺人民长期保持安定,而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