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普京推崇的彼得大帝和姐姐夺王位创俄罗斯帝 [复制链接]

1#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过:“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他还将彼得的画像挂在自己的办公室内。

那么,让普京这么喜欢的彼得大帝,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01彼得击败姐姐,惊险登上王位

彼得大帝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和第二个妻子维塔利娅的儿子,在他不到4岁时,就失去了父亲。

在彼得的哥哥费奥多尔做了6年沙皇死掉后,16岁的伊凡和10岁的彼得,开始王位的争夺。他们俩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童年的彼得

伊凡体弱多病,智商不高;而彼得聪明健壮,活泼好动,但年龄比较小。

莫斯科的权贵们分为两派,以伊凡母亲家族为首的自然支持伊凡,以阿列克谢后妻家族为首的则支持彼得。

之后彼得得到了东正J大牧首的支持,他为彼得举行了加冕仪式。

伊凡的姐姐索菲娅不甘心,造谣说彼得的母亲维塔利娅已经杀死了伊凡,煽动禁卫军冲进皇宫,当着彼得的面,杀死了他的两个舅舅。

还好彼得的母亲拉着伊凡和彼得,及时出现在众人面前,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之后双方达成了妥协,暂时立两个沙皇:伊凡为第一沙皇,彼得为第二沙皇,伊凡的姐姐索菲娅为摄政王。

第二沙皇彼得一世加冕后,因年幼被放逐宫外,和母亲一起住在莫斯科东北部一个村镇的皇室行宫。

做了俄罗斯第一沙皇的伊凡,成了姐姐的傀儡。

彼得和母亲住在村镇,没有了宫廷的种种约束,反而觉得很自在。

他将年龄相仿的孩子们组织起来,自己做指挥官,玩一些作战游戏。

随着彼得年龄的增长,母亲专门请了老师,教他学习历史文化等,还从宫中找来一些技师,教他学习木工、制铁、印刷和武器等制作方法。

在彼得住所的附近,有一个外国人定居点,有荷兰、普鲁士、奥地利等国的人居住,被当地人称为“外国城”。

“外国城”里的人过的是自由自在的欧式生活,与莫斯科循规蹈矩的沉闷生活截然不同。彼得很喜欢到那里去,喜欢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

在这里,他认识了他的第一个女友---德国的安娜。

彼得成长为健壮的少年,个子很高,活泼好动。

此时彼得的母亲为儿子选择了妻子,是御前侍臣罗普辛的女儿叶夫多基娅。

但彼得对母亲挑选的未婚妻不感兴趣,只是母命难违,他才勉强和叶夫多基娅举行了结婚大典。

婚后不到一个月,彼得就离开了妻子,到外边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索菲娅一直派人监视着彼得,她面对彼得的羽翼渐丰,开始感到不安。

索菲娅想赶在彼得接手王位前,抢先为她自己加冕,但因为大牧首的强烈反对,才未能如愿。

按照俄罗斯法规,沙皇登基必须由大牧首举行加冕仪式。

这就是王位的魔力,会导致兄弟姐妹,甚至父子之间展开厮杀。

年7月8日,照例举行喀山圣母像节日庆典,索菲娅站在彼得前面,彼得不满地说,按照传统她应当站到沙皇后面。

索菲娅有些恼怒,没有站到后面,坚持站到了最前列,彼得一气之下离开了莫斯科。

索菲娅在彼得离开后,又造谣说彼得准备调兵攻打克里姆林宫,想鼓动部队,去彼得的住所抓捕他。

还好彼得得到消息,连夜和母亲、妻子逃往罗伊茨克修道院,逃过了一劫。

这一次,彼得赢得了大多数权贵和军队的支持,修道院周围很快集结了大批效忠于他的军队。

彼得下令包围克里姆林宫,索菲娅无奈只好宣布退位。

在修道院的索菲雅

之后索菲娅一直被关押在新处女修道院。但索菲娅并不安分,仍试图煽动禁军造反,但没有成功,后来病逝。

偏执的人,真的会一直偏执。

02彼得让俄罗斯夺取大片土地

年10月7曰,17岁的彼得正式登基。

当时的俄罗斯,存在很多问题。

当时俄罗斯还盛行农奴制,很多人都很迷信,科学文化根本不受重视。

彼得一世执掌王位后,开始锐意改进。

至年间,彼得化名,率领多人赴欧,考察学习。

这次游历对他影响很大。在旅行中,他当过荷兰船舰的船长,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

返回俄国后,他大力引进西方工艺和技术,还派年轻的俄罗斯人去东欧学习,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人要成才,真的是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彼得还创建了俄罗斯第一支规模可观的海军,按西方编制,配备现代火器,实行西方式的训练法。

他命令军队实行义务服役制;废除了官员世袭制,而是以表现为依据;他取消了J会的牧首制,将J会归沙皇直接掌管;他还重视教育和艺术等。

彼得野心勃勃,认为开疆拓土是最重要的,为此不惜耗费国家巨资和民力。

彼得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方和军事强国瑞典开战,通过战争吞并了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的大片重要领土。

他和瑞典查理十二的“大北方战争”从年开战,一打就是20多年。

一开始,瑞典军在纳尔瓦和其他战役中,一直占据着优势,压制着俄军。

不过,善于学习的彼得在年的波尔塔瓦战役中,一举扭转了局势,战胜了瑞典和乌克兰的盟军。

之后,瑞典再也无力反击。

正是彼得当初给后代打下的疆域,才让现在的俄罗斯有着丰富的天然资源,像石油、天然气等。

不过,俄罗斯因为过于依赖资源出口,所以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在当前西方的制裁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一个国家拥有大量的天然资源,也不见得是百分之百的好事。

想了解彼得大帝更多的故事,可以看一看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伏尔泰写的《彼得大帝的俄罗斯史》。

彼得大帝的俄罗斯史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54.6购买

普京这样推崇彼得大帝,所以年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以及现在乌东进行军事行动,一方面有北约不断逼近的压力,一方面也和他骨子里崇尚的扩张有关。

年彼得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他新建的圣彼得堡,之后圣彼得堡作为首都有多年,年后有一段时间曾被称为列宁格勒。

去俄罗斯旅游的朋友,别忘了去圣彼得堡这座美丽的名城看看,不然会留下遗憾。

大败瑞典,迁都圣彼得堡后,彼得一世去掉沙皇名号,正式称帝,俄罗斯也由此改称俄罗斯帝国。

这是俄罗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彼得对内推行一系列改进措施,对外连年征战,这些都需要大量钱物,因此他提高税收,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和骚乱,不过都被彼得镇压。

03彼得的妻子和儿女

彼得与第一个妻子叶夫多基娅的婚姻,名义上保持了近10年,年彼得将她送进修道院,后来又与她离婚。

叶夫多基娅生了一个儿子阿列克谢,但是彼得与儿子的关系一直不好。

后来彼得因为听说儿子通敌叛变,就将他抓入牢狱,最后阿列克谢被判死刑,不过在执行前,因为中风或是拷打受伤死在了狱中。

这真是一场悲剧!

阿列克谢有这样的性格和结果,和彼得的行为有很大关系。

彼得一开始就不喜欢阿列克谢的母亲,后来还把她囚禁在修道院,而彼得自己又一心扑在打仗上,所以阿列克谢很难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支持。

阿列克谢心中,对父亲有着很深的怨恨。

彼得是一个英武的君王,但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彼得的第二个妻子叶卡捷琳娜,原名马尔塔,父母是立陶宛的农夫,3岁就成了孤儿,由姑姑抚养,12岁开始做女佣和保姆,后来嫁给了一名瑞典骑兵。

马尔塔起初不会书写,说的俄语也结结巴巴,但她容貌出众,举止得体。

年在俄罗斯与瑞典打仗时,她的丈夫去前线作战,下落不明。

她也被俄军俘虏,因为美貌被彼得的臣子缅希科夫看上,做了他的情妇。

缅希科夫当时肯定没想到,这个决定会让自己以后倍受荣宠。

第二年,彼得大帝在缅希科夫家遇到她,一见钟情。缅希科夫也很识趣,将她献出去。

后来她学习俄语,并改名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虽然出身平凡,俄文也讲不好,没多少文化,但她妩媚明艳,头脑聪明,举止温文有礼,很快便征服了彼得的心。

喜欢看历史剧或者古装剧的朋友,是不是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

和叶卡捷琳娜有相似经历的,除了北宋的刘娥、清朝的慈禧,你还能想到谁?

英雄难过美人关,是不分中西的。

叶卡捷琳娜很能吃苦,彼得远征作战期间,只要需要,她可以长途跋涉,前往帮助彼得。

彼得的脾气比较暴躁。在彼得大发雷霆时,只有她可以安抚彼得,使他安静下来。

她为彼得生过11个孩子,不过只有两个女儿活了下来。

在彼得与瑞典作战的最艰难时刻,俄军在普鲁特河岸被围,陷入困境。

叶卡捷琳娜带着7个月的身孕,带人奇迹般地冲进包围圈,来到彼得身旁,为彼得出谋划策,使得俄军扭转形势。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像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难怪彼得会对有才有貌的她这么喜爱。

彼得一世去世后,叶卡捷琳娜得到前情夫缅希科夫和近卫军的拥护,俄东正J最高会议和枢密院只好宣布叶卡捷琳娜为女皇,称叶卡捷琳娜一世。

叶卡捷琳娜就此成为了罗曼诺夫王朝中的第一位女皇!

这个来自立陶宛农夫的女儿,战乱中的俄军女俘,谁能想到,在几十年后,竟然成为了万人瞩目的一代君王!

这样看来,她和武则天也有相似之处。

掌权后,叶卡捷琳娜将彼得前妻关入施鲁塞堡黑牢,让她吃了不少苦头。

她把娘家人从外省迁到首都,加封了贵族头衔。

她自己则享受着女皇地位带来的荣华富贵。也许是过于放纵,她的心脏出现了毛病。

病危之际,她希望女儿伊丽莎白继位,但很多人更支持彼得的孙子,即阿列克谢的儿子登基。

缅希科夫

缅希科夫也很聪明,知道审时度势。他在叶卡捷琳娜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指定彼得的孙子继承王位,称彼得二世。

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年,只做了两年的女皇去世了。彼得的孙子做了沙皇,彼得前妻叶夫多基娅被接回莫斯科,住在离克里姆林宫不远的新处女修道院,4年后去世。

叶夫多基娅经历漫长的艰辛后,算是有了一个善终。

普京结过一次婚,离婚后没有再娶,生有两个女儿。

而彼得大帝最后也是只剩下了两个女儿,不过多了一个孙子。

结语

彼得大帝通过自己的聪明好学和积极进取,把一个闭塞落后的小国,发展成为疆域辽阔、经济快速发展的欧洲强国,这当然是他的成就,但是因为他的穷兵黩武,也给国内民众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并且,儿子阿列克谢的惨死,是他心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图片来自网络)#俄罗斯#

参考资料:

《彼得大帝的俄罗斯史》---伏尔泰

《比康熙少了些细密全面和谨慎,彼得一世:一个更为粗狂不羁的“大帝”》---郑建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