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公益救助 https://m.39.net/pf/a_4636739.html每年夏天,比尔·盖茨、贝拉克·奥巴马等名人都会去度假避暑,同时公布自己的夏季阅读书单。比如今年盖茨就称:“夏天是逃离纷扰尘世生活的绝佳时机:去海滩边,入山野里,抑或遨游书海,沉浸其中。”
正值暑假,有着大把时间的你,恰好是旅游和阅读的好时光。当然,如果你没有假期,不能去外面看看,至少阅读可以帮助你跳出自己的经验圈,思考更大的世界和我们自己。
因此,我们选择了关于世界各国的20本书,希望他们的经验能帮助你思考,坚信那些关乎人类美好且根本的价值,并为之努力。
来自:亚马逊
非洲
1.《漫漫自由路》
年,被监禁长达27年的曼德拉出狱。香港摇滚乐队Beyond的黄家驹看到消息后,创作了《光辉岁月》的歌词,作为曼德拉出狱后给他的祝福。
“我记得当年家驹写这首歌的时候,是看到很多国际的舆论去谈论曼德拉为自己的国家、为南非的人权、自由和平等奋斗,家驹觉得自由和平等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他觉得曼德拉不仅代表非洲黑人,而是代表整个世界,每个人都需要自由、平等、人权。他写这首歌的时候也并不知道曼德拉最后成功了,而是对他的祝福,祝福他,无论多久多久都一定要成功。”,黄家强(黄家驹的弟弟)在接受BBC的采访时说道。
这本曼德拉的自传《漫漫自由路》,便记录了他从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直到年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70多年间为自由而抗争的历史。比如他加入非国大,创建秘密武装组织“民族之矛”,领导南非人民反抗白人专制,反抗种族隔离制度和种族歧视,等等。
年,曼德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年,联合国为表彰曼德拉对和平与自由作出的贡献,将其生日7月18日定为“曼德拉国际日”。
曼德拉,来自:spectator
欧洲
2.《布拉格精神》
伊凡·克里玛(IvanKlíma)最早开始写作,是在泰里茨的集中营。在集中营里,他度过了三年多的时光。年,苏军解放集中营,克里玛及其家人幸存。不过,好运并没有一直眷顾他。年,苏军进入捷克,克里玛应邀至密西根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后,他决定返回到捷克,随即失去了工作。随后,他的作品在捷克被禁长达20年。为了谋生,克里玛不得不从事护理员、清洁员等工作,但坚持写作。
这本《布拉格精神》是他的评论集,收录了他为《格兰塔》写作却无法在捷克国内发表的文章,以及90年代在国际文学会议上的演讲内容。作品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克里玛在集中营度过的童年,对捷克历史上几个重要转折点的评论,以及、年前后社会环境与思想上的变化。
在同名文章《布拉格精神》中,克里玛描述了这座由卡夫卡、哈谢克、哈维尔等人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充满“悖谬”。“赢得‘天鹅绒’称号的‘十一月革命’,不同于其他的革命不仅在于其和平方式,也在于斗争中主要使用的武器。布拉格几乎所有那些用得上的地方——建筑物的墙、地铁车站、公共汽车和电车的窗玻璃、商店橱窗……,在一段时间内,被难以置信的巨大数量的标语标志所覆盖。尽管他们有一个目标——推翻极权制度——他们的口气却是轻快的,讽刺的。布拉格居民给他们所鄙视的统治者最后一击不是一刀,而是一个笑话。但是在这个别致的、不动声色的斗争的核心,仍然居住着激越的感情”,克里玛写道。
3.《寒星下的布拉格:—》
同为捷克作家的海达·科瓦莉比克里玛大了12岁。她出生于年,在最年轻美好的时光碰上了20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科瓦莉与父母和丈夫于年被驱至波兰,年再转奥斯威辛,父母死于毒气室。后又被送往基督堡,受迫在军工厂和砖窑做苦工。年初,幸运的她在被押往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的途中脱逃。
这本书是她—年间的回忆录,忠实记录了德国和苏联前后入侵布拉格的情景,及她个人的婚姻录和日常生活。
4.《再度觉醒》
和海达·科瓦莉同年出生,而且经历有点类似的还有个著名的意大利人,他叫普里莫莱维(PrimoLevi)。
莱维本来是个化学家,但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编号是号。
经历苦难的人太多,但留下记录的人太少。不管他们曾经多么有名和重要,下一代人似乎总会忘记上一代人。当然,这种遗忘可能是被迫也是主动的。但是,拒绝遗忘、对抗失忆的方式之一是阅读和记录。如果没有莱维这样亲历者勇敢地书写,我们又该如何认知纳粹大屠杀和奥斯维辛集中营呢?
“我并不相信人的一生必然存在明确的目的;但如果我思索我的生活和我直到现在才为自己树立的目标,我认为在它们中只有一个目标是明确而自觉的。而它就是:去作证,让德国人民听到我的声音,去‘回应’那个在我的肩头擦手的‘卡波’、潘维茨博士,那些绞死尤尔提姆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代”,莱维写道。
写下了这些历史之后。年,莱维选择了自杀。
5.《黑暗时代的人们》
如果你出生在一个黑暗时代,该如何选择与生活?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通过对她同代人及朋友的“素描”,给出了一种答案。
其中包括《思考莱辛——论黑暗时代的人们》(阿伦特年获汉堡莱辛奖的致辞)、《罗莎·卢森堡~》、《卡尔·雅斯贝尔斯》、《伊萨克·丹尼森-~》、《瓦尔特·本雅明~》、《兰德尔·贾雷尔~》、《海尔曼·布洛赫~》、《瓦尔德马尔·古里安》,等等。
来自:豆瓣
6.《被禁锢的头脑》
年,69岁的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awMiosz)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
学者崔卫平在为这本书撰写的导读中认为,在某种意义上,米沃什的这本《被禁锢的头脑》,比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更加伟大和富有意义。因为它全部来自米沃什本人的亲身经历,而不是奥威尔式的幻想。
在崔卫平那篇文章中,她还提到了波兰历史学家亚当·米奇尼克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想起了诗人米沃什的诗句。年,米奇尼克写道:“当你独自站立,眼睛遭到催泪瓦斯的刺激,警察在你面前晃动着手枪——在这漆黑的、没有星光的夜晚,多亏了你最爱的诗人,你能够清晰地看到——‘雪崩的形成,有赖于滚落的石子翻个身’(切·米沃什)。于是,你想要成为那块扭转事件方向的石子。”
7.《布达佩斯往事》
年,奥威尔完成了《》的写作。在这本政治寓(预)言中,奥威尔所描述的“老大哥在看着你”当时曾让人不寒而栗。事情会变得这么糟吗?是的。冷战时期,苏联集团中的匈牙利,秘密警察通过庞大的告密网,试图全面渗透控制匈牙利的政治生活。
《布达佩斯往事》作者的父母原是匈牙利著名记者,他们的报道是西方了解匈牙利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他们被视为“人民的敌人”,长期受秘密警察的监控,终因叛国和间谍罪而先后入狱。一家移居美国后,匈牙利政府却又异想天开地试图招募他们当间谍,而美国也对他们进行了几年的监控。
与此类似,英国历史学家蒂莫西·加顿艾什(TimothyGartonAsh)的《档案》回忆了作者本人与恐怖的东德秘密警察机构“斯塔西”交手的亲身经历。就连以写间谍小说出名的作家约翰·勒卡雷都称“背叛与妥协的刻骨描述,叫人毛骨悚然”。
8.《二手时间》
年,庞大的苏联倒下了,但之后呢?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采访,让俄罗斯的普通人口述了在年到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他们的生活。
阿列克谢耶维奇基本上不对被采访者进行总结或者评价,她只是让他们自行叙述。虽然这些口述可能琐碎,但足够真实和惹人联想,因此有着极大的震撼力。
9.《巢》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写了一些在美国生活的东欧流亡知识分子。当然,作者诺曼·马内阿(NormanManea)也不例外。他先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到了年,他从罗马尼亚,前往西柏林,后定居于美国纽约。
除了《巢》,他还写过《流氓的归来》和《黑信封》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