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建华狐狸对刺猬的敬意以赛亚伯林的赫 [复制链接]

1#

伯林

以赛亚·伯林是二十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在欧美学界享有大师级的盛誉。一生惜墨如金并述多著少是以赛亚·伯林鲜明的个人风格,而他专门论及俄国题材的著作也仅有两部。一部是他在、和年苏联历史的关键时刻以不同身份访苏,在不同时期留下的演说、谈话和评论,后由伯林著作的专属编辑亨利·哈代(HenryHardy)将其合集为《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

(中译本由潘永强、刘北城翻译,译林出版社,年)

。而另一部即是他最为倾注心力的《俄国思想家》

(中译本由彭淮栋翻译,译林出版社,年)

在《俄国思想家》中,十九世纪俄国最著名并具传奇经历的思想家赫尔岑显然是伯林最为倾心的传主。伯林分别在《赫尔岑与巴枯宁论个人自由》

(99-页)

和《赫尔岑》

(-页)

以较大篇幅论及自己心目中的这位思想英雄和“*治天才”。伯林称赞赫尔岑:“他所以不朽,另外还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他的*治观和社会观殊可谓原创独造,而所以为独造,兴其原因之一端即可。在他当代寥寥几位思想家里,他原则上拒绝一切全盘概括的解决法,而且掌握到为文而造文、为真实世界之人与事而作文的重要关键识别——能有此掌握的思想家,古往今来,笺笺之数而已。”

(《俄国思想家》,-页)

伯林《俄国思想家》英文版封面,上:伯林,下左:别林斯基,下右:赫尔岑。

另外,伯林在《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

(中译本由冯克利翻译,译林出版社,年)

一书中也专列一章《赫尔岑和他的回忆录》,用二十九页

(-页)

的篇幅论述赫尔岑。他写到:“亚历山大·赫尔岑就像狄德罗一样,是位天才的业余学者,他的观点和活动改变了自己国家社会思想的方向。也像狄德罗一样,他是位善谈者,他操着同样流利的俄语和法语,同自己的密友,或者是在莫斯科的沙龙里谈天说地——总是新思如湖,形象迭出。”

(《反潮流》,页)

为什么伯林对赫尔岑如此厚爱呢?是今人与古贤的心心相通?抑或思想英雄惺惺相惜?

异乡情结:青年流亡与少小离家

赫尔岑于年3月25日出生于俄国贵族世家。他的父系雅科夫列夫家族是莫斯科最显赫的家族之一。他的母亲路易莎·海格出自德国斯图加特小公务员之家。赫尔岑的父亲伊万在德国游历时,与路易莎·海格相遇相爱,后将她带回莫斯科,但因她身世寒微,从未与她正式成婚。因此路易莎·海格虽为家庭主妇,但不能与丈夫共居一室,身份实际上接近奴仆。因此,赫尔岑的出生即为不合法的婚姻的结果,特殊的身世使赫尔岑从一出生就备感人间的世态炎凉。他无权继承家族的姓氏,只能继承父称(伊万诺维奇),不懂俄文的母亲为赫尔岑选择德文“心脏”(Herz)做为他的姓,赫尔岑(Герцен)即为其俄文音译。既然无法继承父系姓氏,赫尔岑也就无权完全继承贵族称号。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对自己的不明不白的身份进行了反复的思考以后,心里的结论跟我听见两个保姆的闲谈后所推断出来的结果差不多。我觉得自己更不依赖这个我对它毫无所知的社会了,我觉得实际上我是被抛弃,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了。”

(赫尔岑:《往事与回想》,巴金译,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年,37-38页)

这种自人生之始就不得不面对的不平等和尴尬地位,使赫尔岑从童年起就开始培植他的极端主义信念和反叛精神。

赫尔岑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赫尔岑称年爆发的十二月*人起义是其人生的转折点。年赫尔岑与终生好友奥加廖夫(Н.П.Огарёв)在莫斯科的麻雀山立誓为十二月*人复仇。赫尔岑于年被捕,年被流放,年再次被流放。当年赫尔岑返回莫斯科时,他已被人们视为激进主义者中的一员。赫尔岑在年与斯拉夫派、年与西方派决裂后,感到在俄国的生活越来越无法忍受,他表示:“我们斯拉夫人面临的要么是缄默,要么是到外国去说话。”

(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汝信等译,第四卷,三联书店,年,页)

年,赫尔岑和奥加廖夫流亡西欧,先后在巴黎、伦敦、日内瓦、尼斯、弗罗伦萨、洛桑、布鲁塞尔等城市居住,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俄国,马克思称为他为浪迹天涯的“哥萨克”。年1月21日,赫尔岑在巴黎去逝,安葬在著名的拉雪兹公墓(遗骨后迁到尼斯)。

伯林于年6月出生于拉脱维亚首府里加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他的祖父母是本分的犹太教神秘主义教派——哈西德派(Hasidic)的信徒。年,伯林一家搬到彼得格勒,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童年的特殊经历,使他对革命与权力产生了恐惧感。他们全家在年迁往英国。次年,当时只有十二岁的伯林写了一篇虚构故事,叙述的是苏俄北部地区的内务人民委员、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М.С.Улицкий)被暗杀的事情。在这篇文章中,伯林表达了对苏维埃*权的批评。亨利·哈代把这篇文章以“目的证明手段合理”为题收录到了《自由四论》

(中文版由胡传胜翻译,书名为《自由论》,译林出版社,年版)

伯林《自由四论》

在彼得格勒居住的五年时间里,伯林为这座孕育了俄罗斯文化和文学大师的城市而着迷,整天沉醉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茹科夫斯基和普希金,当然也有赫尔岑的作品中。这种兴趣在他成年之后并没有丝毫减退。伯林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年重回牛津大学教授哲学课程,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治理论教授,年至年担任沃尔夫森学院院长。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他仍然难以忘怀俄国与俄国的文学、哲学。他对十九世纪俄国思想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成果经亨利·哈代整理,全部收录在《俄国思想家》一书中。

异乡无奈为家乡之感,是伯林与赫尔岑的跨世纪心心相通之处。

在赫尔岑眼中,与俄国相比,英国是这样的国家:“这个年轻朝气、奋发进取的国家,少智慧而多行动,全神贯注于生活的物质秩序,全然不知晓我们的磨难痛苦……比起浪漫欧洲理想所梦想的满足,他们的满足更贫乏,更庸常,但是这种满足不会带来沙皇、中央集权,或许也不会带来饥荒。”

(《反潮流》,页)

尽管身在异乡,赫尔岑在英国的生活却很舒适,没有遭受过多的压迫和敌意。年他开始写回忆录,年完成。后来年又补充了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这个与千里之外的专制、独裁、恐怖的沙皇俄国判若天地的国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赫尔岑的半贵族出身让他对英国尚存的土地贵族的存在很是欣赏,对他来说,要是没有这些贵族,那么英国就会变成资产阶级气十足的美国,或者成了荷兰那样的小店主国家。他开始观察起英国的现状来。在这个自由的国度里,人们很愿意服从一种半独裁的体制,贵族仍然有很大的权利,直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才慢慢实现普选。*治自由与保守主义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赫尔岑认为英国人尊重传统恰恰使他们能够得以在一个内心没有的自由的状态中构建出一个自由的国家来。“英国人的自由,存在于其体制而非自身,亦不在其良心。他的自由在‘习惯法’里,在人身保护法里,而不在他的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里。”尽管这是一种悖论,但是却为赫尔岑提供了他关于俄国命运的一剂良方。

青年时代的赫尔岑

赫尔岑开始从一个新的视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